阿宅,你已经死了[冈田斗司夫][台/简][9.12完成]【社会研究向,非小说】


本帖最后由 yedacong007 于 2012-1-24 02:28 编辑


《阿宅,你已经死了!》

作者:冈田斗司夫
翻译:谭璞
图源:yedacong007
录入:yedacong007
www.lightnovel.cn
仅供个人学习交流使用,禁作商业用途
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LK不负担任何责任
请尊重翻译、扫图、录入、校对的辛勤劳动,转载请保留信息

【这本毕竟是讲日本的宅圈发展,天朝的宅其实更加倾向于这本内容:《台湾阿宅启示录》地址http://www.lightnovel.cn/viewthread.php?tid=214503&extra=page%3D1你们都不看这本的吗啊啊啊



大家的爱好都是人云亦云,不过是怕被众人排挤而选择的兴趣而已;但我们不是!我们是因为自己喜欢,所以才选择了它!而且就算因此遭受歧视,也一样会选择它!
我认为就要有这样强烈的意识和自负,才配称之为御宅。

冈田斗司夫





只爱在秋叶原混?缺乏社会性?
没事就爱萌来萌去?

征服世界之后,『宅王之王』严正声明:

别再阿宅阿宅的叫了,

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宅吗?



你觉得所谓『阿宅』是……

■将大部分时间及所得用于某些特定兴趣上?

■埋头于高文化水平,学术研究等领域?

■一把年纪了还沉迷于动漫画研究?

■个性阴暗,外表不修边幅,不善交际?

■久居在家不出门,只靠网络与外界连结?

■聚集在秋叶原,看到女仆装就会兴奋大叫『好萌啊』?



当宅文化变成只是大众消费力的展现,
如果只是『对萌没兴趣。』就会被人说:『不配当阿宅。』



那么『阿宅们一起生活的这片‘阿宅大陆’已经沉没啦!』
“宅文化”如何从共通走向排他?

成为“阿宅”的途径如何从钻研学问变成大量消费?

继二零零八年宅界梦幻奇书《征服世界是可能的吗?》之后,

宅王之王冈田斗司夫再度引爆冲击性讨论的年度力作,


剖析产值千亿日圆的御宅世界!





作者
冈田斗司夫
为动画制作公司『Gainax』的创办者及社长,许多经典人气动画如《王立宇宙军》、《海底两万里》,以及电玩游戏《美少女梦工厂》等都出自该社之手。【吾倒只是想到EVA和天元……】曾写过多本『御宅学入门』、也在东京大学、自教大学等开课教授『御宅文化论』等流行文化主题。自封『宅王之王』(Otaking)。另著有《征服世界是可能的吗?》(时报出版)、《御宅学入门》,并在一年内激瘦五十二公斤后,出版了自创的笔记减肥法《别为多出的体重抓狂》(方智)。【“时报出版”和“方智”都是台湾引进版的出版社名】


官方网站:http://www.netcity.or.jp/OTAKU/okada/



关于译者
谭璞
王者之疯、tp
国立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系、农化研究所毕业。
曾任淡江大学动漫社指导老师,小太阳奖、图书金鼎奖、及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评审委员。前《神奇地带》众笔者之一。曾与友人合力出版《无名的书》。现为傻呼噜同盟之成员,合著有《动漫二〇〇〇》、《伟大》、《日本动漫五天王》、《ACG启萌书》等书,译作有《空想科学读本1&2》、《小布希蠢话大百科》、《征服世界是可能的吗?》等书,及《蒸汽男孩》、《哥斯拉最终战役》、《功夫棒球》等电影。

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kingofh.shuffle/tpblog



写在前面

第1章
『御宅』变得令人搞不懂了

秋叶王选手权•『秋叶王』不过是个普通的仁兄而已•想当她的头号粉丝•秀出来的宝物•青少年真心话大会•完结的预感

第2章
『萌』有那么重要吗?

『萌』令人搞不懂·军事宅与萌系宅的差别·排除异己者的精神状态·亚特兰提斯大陆和巴别塔·朝向结束的预感

第3章
『御宅』是在说谁?

御宅的定义·网路上的定义·目前世间的定义

第4章
『OTAKU』与『御宅』的变迁

变成片假名·『御宅』之前的『OTAKU』时代·M君的存在·御宅学入门·形象好转·御宅的扩大·御宅原人第一世代·第一世代是电视儿童·第二世代与世间·纯粹培养的第三世代·研究者们的定义·日本不是只有东京而已

第5章
萌的起源

日本社会的特殊性·少年杂志的变迁与日本人的变化·所有男性杂志都变了·泳装无敌·动漫迷也变了·动漫迷的断绝·『萌』的诞生·多民族国家的御宅·宅女的问题·名为『女子』的生物·宅男的女性化·御宅评论的瓶颈

第6章
科幻已死

以科幻为前例·移民增加了·科幻迷的变样与科幻之死·死亡的实情·少年科幻迷的时代·世代间的争论开始·世代间的争论之始·运动与斗争的尽头·科幻的崩溃

第7章
贵族主义与菁英主义

图像毁灭了科幻·『萌』会毁灭御宅?·御宅贵族主义·御宅菁英主义·贵族和菁英的反目·第三世代很敏感·没有中心概念·各自的壁垒·民族的认同·努力消失了·灵魂的真心话

第8章
御宅之死,以及转生

从御宅变成狂热分子·自我感觉至上主义·日本与御宅·平成型不景气的影响·个人的时代·承受『当大人的痛苦』·大人的工作

后记 『给御宅们』












PS:文中除【】部分是葱的感想或对原文的注译外,其他部分均是原文】
PS2:原文繁体,录入为简体是为了方便看不懂繁体的同学们,简体没有合适字时将保留繁体。对简体不满者可考虑购买台版支持原作(NT$250)……跑去香港能买得到】
PS3:葱是学生可能没那么多时间来录入,手工录入速度缓慢敬请原谅】
【PS3:终于借到扫描仪了,录入速度步上正轨了。前几天军训快把老娘给累死了……】
【PS4:联动一下,附录:台湾阿宅启示录地址http://www.lightnovel.cn/viewthread.php?tid=214503&extra=page%3D1



本帖最后由 yedacong007 于 2010-11-5 14:07 编辑




写在前面

这是一本关于『御宅与昭和世代(注1)之死』的书。
最初会谈到这个题目,差不多是在两年前左右,发生在某个活动中的事。那个活动的标题是『OTAKU is Dead』,也就是『御宅已死』。这就发生在二〇〇六年五月二十四日东京新宿一个名叫『LOFT/PLUS ONE』的会场中所举办的一场座谈会。

我自称『宅王之王』,对于世间和传播媒体来说,就像是御宅的代表人物。我也写过许多如《宅学入门》、《东大宅学讲座》、《御宅论》……等关于御宅的著作,还在东大开了以御宅为主题的课程。此外还到麻省理工学院等海外地区进行演讲及开课,还曾经被《世代》杂志及《Paris Match》等杂志称为是『御宅的代表』。
而我宅王之王却自己宣称『御宅已死』。我这番宣言引起相当大的冲击,也掀起赞成及反对双方的大辩论。

但是,如果只是谈这个话题,那就与正在阅读这篇前言的各位读者没啥关系了嘛。就算在御宅业界引起多大的骚动,或者在网路或部落格的世界掀起多大的辩论也好,这都和一般社会没有关系啊——也许有人会这么想吧。

但是,死掉的并不只有御宅而已。御宅之所以能够存在,『高度消费社会』和『国民们勤勉成性』这两个条件的并存是不可或缺的。我认为御宅是产生自『昭和后期型』的国家,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名为日本的这个国家。而所谓的『御宅已死』,也就是说这个『消费社会』和『国民们勤勉成性』两个条件都已经丧失了。
说『丧失了』这种话可能感觉否定的语气太强了,但是日本人已经超越了消费和勤勉的阶段,进入下一个未知的阶段了。
也就是说,『昭和时代已经死了。』

我们到底有多少人注意到这件事情了呢?
日本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或社会系统,绝大部分都是建构在『国民们都是昭和时代的日本人』这个大前提上的。
也就是指会努力工作,努力存钱,疯狂抢购新产品及奢侈品,老年以后靠老人年金或退休金来过日子的这群人们。
曾经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离婚率极低的国家』,曾经小孩子们都是从升学考试战争中活下来的战士,曾经是被挪揄为整齐划一化的总中流社会(注2)。
这样的日本已经不存在了。并不是系统改变了,而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现在都已经变得一点都不像『昭和时代的日本人』了。
有些人会说『最近的年轻人都好恐怖』、『搞不懂他们在想啥』……等,莫名其妙。我们真正搞不懂、无法理解的,正是『最近的我自己』!既然已经不再是『昭和时代的日本人』了,那我自己到底变成什么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开始认为『谁努力谁吃亏』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被教导『一直被迫当个孩子是最幸福的』的?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要摆出『能保护自己的只有自己』的架势来了?
昭和时代已经死了,即将进入下一个阶段了,为何都没人告诉我们这件事呢?

这本书是将活动中所讲的内容再大幅加笔及订正之后而写成的。然而毕竟原本是『讲给御宅听的演讲』,所以内容难免会出现许多很冷僻的用语或例句。但是请注意,虽然说本书是这种以『御宅内部』为主的议题来进行的,但请绝不要以为是『与我无关』的事。
我认为像是『昭和时代之死』、『日本的变化』之类的问题,是太过巨大而难以讨论的。就单一个人的认知力来说,是无法搞懂这类『过于巨大问题的定义』的。为了容易接受并理解,只好将许许多多的事项单纯化、模型化,然而将问题过于单纯化,就会变成只是反复地说些『从前真好』啦、『最近的年轻人真是令人绝望』……等无意义的废话。
对吧?所以我还是想拿一个大小比较容易掌握的题目为轴心,讨论也比较容易进行下去。像『日本人论』这种题目一看就觉得问题太过于巨大不可能搞懂,但若是从『御宅论』这种比较个人且卑微的小问题来切入的话,就可以不必讲得太抽象或太过于说教了,对吧?基于这种想法,我就写了这本书。

御宅已死,昭和时代也已经死了,然而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得活下去才行。

我想,一开始会从『御宅已经变了』讲起,接着会讲到『让御宅诞生的土壤——日本的变化』最后则会讲到『活在日本的御宅与非宅——也就是我们日本人今后该如何活下去才好?』就这样一面勉勉强强地扩大视野,一面进行论述吧!

不,先别急着把话说完。
首先,就从我最近的个人体验里,一些稍稍不对劲的事开始说起吧。


编注
1
『昭和世代』泛指生于昭和年间(一九二六~一九八八年)的日本人,二战结束的战后婴儿世代也属于昭和世代


2
『总中流社会』的概念是开始于一九六〇年代的日本国民意识,当时终身雇佣制度盛行,有九成日本人自认为中产阶级,并发展出『消费是美德』的习惯,此观念在『泡沫经济』之后的日本依然盛行。



本帖最后由 yedacong007 于 2010-11-8 01:01 编辑




第一章
『御宅』变得令人搞不懂了

秋叶王选手权
之所以会写这本书,其契机来自于许多的『不对劲』感。第一次感到不对劲时,就是在参加东京电视台《电视冠军》节目演出的时候,感到『好像有点怪怪的』。
应该有很多人知道吧,这个节目就是在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领域里,找来该领域中有特别技术或知识的高手,互相竞争比赛,最后选出一人当上冠军。从『拉面王』或『日式点心王』,到『夜市捞金鱼王』或『迷你猪训练王』,主题范围分化得一次比一次更细。考验内容有时候是特别的技能,有时偏向知识面,但总而言之这节目每次都会选出某个领域的冠军。
而该节目在二〇〇五年九月所播放的题目是『秋叶王选手权』,从节目官方网页的公告来看,该比赛的项目的内容如下…
『前进全国御宅圣地——秋叶原。这次节目要将动画【原文应该是漏了一个字,比如“动画迷”】、声优宅、人偶狂……等每天聚集在秋叶原,堪称秋叶通的秋叶君们来个大集合。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狂爱秋叶原之人,能够在最强萌战中称霸呢?
选手们将要回答有关动画,以及女仆【“Chi 1声,“吃”的繁体字】茶店……等环绕着秋叶原内行门道的问题此外,还会访问各选手的家。请他们秀出自己收藏的『镇宅之宝』(这个赞!)介绍给大家看,并互相竞争。将有许多动画声优,萌界名人参加这次演出。敬请期待这令人萌到最高点的一个半钟头吧!』(关于『萌』的探讨,详见第五章。)

简要地说,就是自从《电车男》走红以来,御宅族摇身一变成为被社会大众所熟知的一群人,所以就让这群御宅来个竞赛,拼出个『王者』来就对了。
而我也在这次演出中担任评委。我所审查的是准决赛,是由三位选手竞争的状态。
在我看来,既然要拼『秋叶王选手权』,而且还比到这种地步,那竞争一定是非常激烈了。毕竟这节目号称要把一般的御宅族集结起来,还刻意要比出一个『秋叶王』来,而且都已经筛选到剩下寥寥几人的地步了。按理说来,这些选手应该都是非比寻常的宅中之宅才对吧。

『秋叶王』不过是个普通的仁兄而已
然而我的期望完全落空了。在录影现场看到这些『秋叶王候选人』们时……该怎么说呢,讲得难听一点就是……只不过是群普通的『逊喀』【喀==cast,角色的意思】而已。
说他们一脸逊样是有点没礼貌啦,不过随便到哪间普通的动画或游戏专门学校去找,大概每班都可以找出两三个和他们差不多的人。当我看到他们时就是这种感觉。
在节目里当然还是要把他们当成宅到爆的宅中之宅来对待才行。但是,我就是觉得有点不太对劲。



预赛
由在路上找来的或应征而来的『秋叶君』们一起进行笔试,题目一共分为五科,全部五十题。总分高者可获得面试资格。面试后选出五名选手参赛


『御宅族的萌之青春!秋叶王选手权』电视冠军节目进行流程:

(参考东京电视台的网页做成)


初赛
第一宅!动漫萌战!将在此淘汰一名选手,选出得分较高的四位选手进入复赛。优胜选手的奖赏是可以得到其所憧憬的声优的『跪求萌声权』


复赛
女仆喫茶店及秋叶原内行门道巡回对决!一面巡回女仆喫茶以及秋叶原的内行专门店,然后接二连三地提出问题要求回答。每人回答七个问题。选出三名选手参加准决赛。


准决赛
发掘『镇宅之宝』!御宅房间访问对决!各选手从自己的收藏中选出一个『镇宅之宝』,由三位专门评审来评价。从中选出两位评价较高者参加决赛。


决赛
萌娘改造决战!由两位选手各自抽选一名女性与其搭档,再根据自身的喜好将她打造成心中最理想的『萌娘』。最后由五十名秋叶原系人士来评审,投票决定何者为冠军。


《电视冠军》所竞赛的一部分选手权项目:
菜刀打磨专业人士,迷你猪训练王,超狭窄停车王,堆积王,烤蛋糕王,浅草合羽桥通,箱根通,回转寿司通,烙饼专业人士,海碗王,日式点心王,沙绘艺术望,玻璃艺品王,流木家具王,瀑布通,礼品刻字通,编木筏顺流而下望,捞金鱼王,流水凉面装置王,旗鱼大师,木匠王,放羊王,日式庭院专家,海豚王,糖雕塑专家,镰仓王,外国人秋叶王,游戏王,花店王,特效化妆王,小狗训练王,大和抚子礼仪教学王,搬家王,宠物布娃娃专家,小学生地理王,巧克力女王,家具专家,温泉一日游&SPA女王,寿司专家,吃到饱通。
(此节目目前已稍做更动改名为《电视冠军2》播放中。上列仅为2007-2008年间内容。)





跟他们本人聊一下,就明白他们都是好青年。一般人都会认为他们都是好人。但他们是不是『非常厉害的御宅』,这可就有很大的疑问了。

其中一位青年,据说他是某位声优的粉丝。
『我是她的死忠粉丝!我想要永远支持她!』
『既然你那么支持她,自己为她举办个活动如何?』我不假思索地脱口问他。
请声优来并不需要花很大的费用。例如有某家唱片行要办宣传秀或是其他活动,甚至就算是大学生或无名小卒主办的活动都可以,要请声优来,应该是只要出面去请就可以请得到的。
『不必去排队参加什么活动,自己主办一个活动请声优来的话,不就能更接近她们了吗?请位声优来也只要花个六万日元左右就行了吧。有那么多钱去买周边的话,用在这上面岂不是更好吗?由粉丝来为她主办活动的话,她也一定会很高兴的。这么做不更能表达支持她的意思吗?』【原句:“这么做不更能表达支持的意思她吗?”疑为错句】
我说这话完全没恶意,只是想什么讲什么而已。可是他被我这么一问,却整个人僵在那里。他给我的感觉似乎是连想都没想过这种事,或说从没想过可以这么做,因而受到很大的冲击。
『可以这样做吗?』
他这么反问我。
老实说这种反应倒让我受到冲击了。如果他说的是『我知道有主办活动这个方法,但我只想选择当她的追随者就好,这是我的意志。』的话那我还能够理解。可是他却是连『我想为她主办个活动』这种想法都没有。『咦?这年头的御宅连这点都做不到吗?』这就是我最初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
我这样回答:
『哪有什么可以不可以,对方又不是什么王子公主。既然她以此为业,你肯请她来她当然高兴啊。与其你花六个钟头排队参加她的活动,还不如你花个六万日元,然后找来一百个粉丝一起办场活动,这样她不是赚得更多吗?』
『嗯……』他陷入了沉思。
各位读者或许也有人会以为『一般人可以这么简单就把声优给请来吗?』可是实际上,去问问旗下拥有大批声优的公司,答案是:
『我们经常有校庆之类的活动邀请,费用嘛,如果是当红动画主角级声优的话,差不多是三十到五十万日元,如果是实力派声优的话就只要十五到二十万日元。』
实际上就是这样。既然是『秋叶王』参赛者亲自来请,而且邀请者都只是些年轻人,六万日元的价码,应该算是很妥当的金额吧。至少绝不是请不起的价码吧。【天朝……残念】

想当她的头号粉丝
我试着去和现场另一位声优的粉丝聊一聊。这位青年说:『我想永远当某某声优的头号粉丝。』所以我就和他聊了一下。
『这样啊,那你当上她的头号粉丝之后,你想要干啥?』
『我想要让世人都明白她的魅力!』
『了不起,果然是头号粉丝!那这样她的粉丝就会变多了,然后呢?』
『我就会是她粉丝中的头号死忠粉丝!』
『咦?为什么咧?她的粉丝变多的话,就会出现比你更狂热的人啊。你或许是一百个粉丝里面最死忠的,但不一定是一万个粉丝里面最死忠的啊。“就算是这样我也要让她的粉丝变得更多”这才是身为死忠粉丝该有的觉悟吧?』
他答不出话来了。但我说的可都是我的真心话。
我所认为的御宅应该是『把自己喜爱某件事物的想法,毫无保留地传达出去,让世人知晓』才对。然而对他来说却是『让自己快乐最重要』。
google的输入法每次打“shengyou”都会默认成“省油”……逼我换sogou输入法么】

秀出来的宝物
在这节目里,我还有另一次感到不对劲的经验。那就是在担任『秀出你的宝物给大家看』这个项目的评审时。为什么咧,虽然他们每个人都拼命解说自己的宝物,然而每个参赛者秀出来的宝物都是『买来的东西』。
当然,那些都是限定版的精品,也就是说都是极度难以入手的精品。但说成是宝物可就不太对了。
因为毕竟这些都只是花钱买来的东西而已。然而看到他们拿这些东西证明自己多么喜欢某个声优,或说要拿来证明自己是个御宅,说『这是我的镇宅之宝!』的那副模样,真是让我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顺道一提,在参赛者之中让我觉得『啊,这个人最好』【不是“啊,好男人!”么……】的那一位,是因为他至少还有自己出版同人志作品。
要说到底是哪里好,那就在于他面对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时,愿意昭告天下『我是这个作品的粉丝』,就这件事来说令我颇有共鸣。然而除了他以外的几个人,就算是自己喜欢的事物,也只敢把这份感情偷偷藏在心中,连对外发表都不敢。当我提议前述那位仁兄自己为声优办个活动,他的反应却是『你莫名其妙!』因为这类对外发声的行为,是超出他想象范围以外的事物。
『拥有你这种粉丝,对那位声优来说也没任何好处。商品也不会因为你而多卖出几个,更不会因为有你而多几个粉丝。』我是这么认为的。【此方那种“每样买三份”又该怎么算……】
选这种人当『秋叶王』真的好吗?
所谓御宅中的御宅,就只是这种程度而已嘛?

这就是我觉得不对劲的地方。

青少年真心话大会
第二件事则是发生在同年年底的事情。
NHK电视台有个名叫『青少年真心话大会』的节目。这个节目每次都会选出十位左右十几岁的青少年男女,就某项特别的议题提出讨论。例如说『学历是否很重要』啦,『遇上校园霸凌该怎么办』……等的题目,简直就像青少年版的『彻夜电视直播』一样的节目。参加者中的某一个人会正好是该议题的当事人,而其他的人就会针对此一议题给予他提示或商量对策,并就这个议题来加以讨论,节目形式就是如此。节目的成员每三个月会轮替一回,而每次节目还会请一位大人当来宾,以类似顾问的身份来参加讨论,我已经被这节目请去过好几次了,而这一次是以『何谓“普通”』为题目,讨论的是关于『御宅族』的议题。
在场讨论的主角是一位称作K君的十八岁男孩。他是动画专门学校出身,想要成为声优。他的主张如下:
『我是个御宅,我喜爱美少女动画,请大家认同这样的我。』
虽然他本人是如此强烈地主张他的理念,然而听了他的话之后,其他十几岁的青少年们却完全和他搭不上话。其实这也难怪。
当初和K君讨论并倾听他的主张时,我原先以为会听到『我是个动画迷,所以大家都用有色的眼光瞧着我,请不要对我有偏见!』之类的话,然而听了他的话之后才知道完全不是这样。因为关于他喜欢动画,或说喜欢美少女动画这件事,他从来没有让周遭的人知道过。而他的理论如下:
『我到今天之前都隐瞒着我身为美少女动漫迷的身份。若说为何要隐瞒,就是因为说出来之后,一定会遭到众人用有色的眼光对待,绝对会因此而受人欺负,所以我从来不说。』
虽然并非不能理解这种想法,可是这也太被害妄想论了吧。【在天朝不是】而他最后提出了一下的主张为结论:
『都是这世界的错!』【言叶呢……】
『爱看动画有什么不对?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不应该因为爱不爱看动画这种事就对人有差别待遇!』

这就是为何现场其他人都被他吓到的原因。他当时就是这么说的。

『可是,你从来没告诉过我们你爱看动画这件事啊,我们就算要对你差别待遇也无从差别起吧?』
『你直到今天才头一次讲出来,然后要我们停止对你差别待遇,可是我们有这样对待过你吗?』

不管怎么看都是其他人讲的比较对,我也这么认为。
到底是因为他口才太差沟通不良呢?还是因为其他人太冷静清楚呢?老实说我也搞不清了。但是,就是这时我才开始觉得『最近的御宅好像变得有点怪怪的了』。

完结的预感
以这两次上节目的事情为契机,我也渐渐地冒出了一些想法。
在此之前虽然也曾讲过:『唉,御宅也差不多快完蛋了。』之类的玩笑话。但是,那只不过是『我愈来愈搞不懂最近这些称作御宅的年轻人在想啥了。』或『那些在秋叶原萌来萌去的家伙跟我没有任何关系。』这种类似老头儿发牢骚之类的话,只是带有强烈玩笑意味的话罢了。毕竟当时我觉得自己还行有余力,讲起这种话来还不必太认真。
也就是说,那是在我的脑海中还完全没有『咦?御宅该不是真的玩完了吧?』之类的危机感。
可是有了这两次上节目的经验之后,我开始认真的考虑起『真的要完结了』的想法。
在《电视冠军》得到『秋叶王』的称号并且被播出来,这就代表着他是最厉害的御宅。虽然说这只不过是电视节目播出用的内容而已,但至少这也表示他是被电视台所公认的最强御宅了。可是实际上,似乎也没有那么了不起。
至于那个『青少年真心话大会』上K君所说的『我爱看动画,但我却得隐藏这件事。问我为何要隐藏,就是因为你们一定会对我有偏见。快去创造一个让我不必隐藏也能过得很好的世界吧!』这就太扯了点。动画角色说有趣是很有趣没错,但干嘛要特地跑到NHK的节目上来讲这个啊?他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然而K君却认为他自己这样的行为叫做『御宅』。
这些人真的就是我所认为的『御宅』吗?就这样从稍微感到不对劲,衍生出巨大的疑问。


【秋叶原王者选拔赛视频: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2193514/


原来已经有人上传过前两章了啊……】




本帖最后由 yedacong007 于 2010-9-4 03:29 编辑


【这章全部是重点啊……MAP炮啊这是】


第二章
『萌』有那么重要吗?

『萌』令人搞不懂
在『秋叶王选手权』单元里有一个经常被使用到的名词叫『萌』。
御宅——秋叶原——萌,这三个名词最近好像被当成了一个套组拿来一起用了。『萌』这个字的意思,已经不再是《广词苑》的辞典上所说的『草木发芽』,而是被当成讲到御宅族就非得要提到不可,一个众所周知、不可或缺的用语.
去网络上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查一下『萌』这个字,可以找到一长串的说明,从它的用法到语源由来……等,写了一大堆。因为实在太多了,无法在此全文引用。光是解说项目的一览表就有以下这么多。(以下为至二〇〇九年八月为止的内容)

概要
1.『萌』的古典用法
2.『萌』的统语论,形态论
3.『萌』的意味论,语用论
4.『萌』的成立,普及
5.1关于发生、成立的学说[继承说(从同音词『燃』变化而来的说法)/继承说——选字错误说/继承说——故意误用说/新产生说]
5.2关于传播、普及的学说[计算机网络说/杂志投稿栏说/游戏中心的杂记簿说/车站留言板说]
5.3关于以特定作品、角色为起源的学说[《恐龙行星》萌说/《美少女战士》土萌萤说/《向太阳Smash!》高津萌说]
6.『萌』的社会现象化
7.萎
8.关联项目
从『萌』开始的项目[萌系动画/萌系图片/萌系书家/萌系股份/萌系拟人化/萌系语言/萌系小钢珠台/萌系恐惧症/萌之要素]
包含『萌』的项目[人偶萌族/皆集萌]
其他[燃(同音词)/二次元情结/恋物癖/意识形态至上系/电波歌/Ayasii world/Tan/诧【cha】.寂/十月十日(网络上称为『萌日』)]
9.外部联接

大致就是这样,总之非常长,有兴趣的人自己去看吧。
电视里只要提到御宅,就一定会出现一堆戴着眼镜的男人,对着美少女或女仆吃茶店的女仆大喊『好萌啊!』……等。甚至对许多现代人来说,讲到『御宅』就只会想到『对着年轻女孩甚至女童一面发情一面大喊好萌!”的恶心男人』而已。

然而对号称宅王之王的我来说,对于『萌』却渐渐有点搞不懂了。为何说只是『有点』和『渐渐地』呢?因为我也不能算是完全不懂,我可能比那些与御宅无缘的人稍微懂一点,不多不少,勉强可以向一般人说明一下大致概念的程度,我还是有的。
但是要评论一件事物时,如果不是『非常懂』的话可就糟了。所以,对于『萌』我自认还没有达到可以说『非常懂』的程度。因为这么认为,所以我才只好写自己是『有点不懂』。
在现在那些对『萌』毫无抵抗力的御宅老兄的眼中看来,我的程度只有『哼,就这点程度啊?』的水平而已。所以虽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以我的基准来说还达不到足以去评论的阶段。因此,我想我还是退一步说自己是『有点搞不太懂』比较切合实际。
我之所以在此公然宣称自己『有点不懂』,一方面也是因为我认为这件事与『身为御宅族』一事在本质上是没啥关联的。讲得更明白一点,若说『其实我根本对这毫无兴趣』可能还更贴切些。
然而我要是真的说『我对萌没兴趣』的话,马上就会变成网络上被人攻击与批判的靶子了。网络上随即就会有一堆人拿些『冈田那家伙根本不懂什么叫萌』、『那家伙根本不配当御宅』……等的话语来砸我的痛脚。会讲出这种话的人,现在还真不少见呢。
照这说法来看,些人【疑为漏了个“这”字,应为“这些人”】来说,好像身为一个『御宅』就一定要很懂『萌』才行。
当然,要如何定义『萌』是什么,或『御宅』是什么,这些人尽可以大肆发表意见。但是,我对于他们论述事情的方式却觉得很不可思议。
『从什么时候开始,“御宅”一词的定义变得有这么强烈的排他性了?』【此句重点!】

军事宅与萌系宅的差别
因为可能有人不懂我为何产生这个疑问(或说不对劲的戚觉),所以在此稍微说明一下。
举例来说,有些军事宅特别喜欢二战德军。
如果我说:『我对于虎式战车(二战德军所用的Ⅵ号战车)的事情不太了解耶。』军事宅们也绝不会因此而说:『冈田那家伙不配当个御宅,』
为什么?因为就算是军事宅们也是有常识的。这个常识就是:『因为我们是军事宅,在我们军事宅的世界中,要是连『二战德军的虎式战车是什么』或者『88公厘炮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保证被亏『你算哪门子军事宅啊你?』然而你并非我们的世界的人,虽然同是御宅世界的居民,但你和我们的范畴不一样,所以你不知道虎式战车也是理所当然的。』正因如此,当他们和我交谈的时候,会用这个常识来考虑。
同样地,我和他们交谈的时候,就算他们连『夏亚少校』是谁都不知道,我也不会因此而吃惊。虽然说『夏亚少校』是动画名作《机动战士钢弹》里的著名角色,但是对于重度御宅来说,对自己兴趣以外的事物毫不关心,也是非常合乎逻辑的。

所以就算是『夏亚少校』也好,『翔子姊姊』注1也好,对御宅来说,只要是其他范畴的宅知识或宅见识,不懂也理所当然。即使不懂,在世间一般人看来,我们彼此都是很宅的御宅族。
这就是我的御宅观。
然而前述的这一票萌系御宅,却只听到我说『我对萌没啥兴趣』,就做出了『咦?你身为御宅竟然不懂『萌』?搞什么啊你?』之类的反应。
这真的很可笑。
御宅的世界有如一片广大的『大陆』,住在上面的人有的喜欢漫画,有的喜欢动画,有的喜欢电玩游戏,有的喜欢玩模型鎗,还有的喜欢偶像明星,也有的喜欢火车铁道(参见左页图)

【以防图像看不到特以文字来表示】
御宅族人口与市场规模
漫画宅
35万人
830亿日元

艺能宅
28万人
610亿日元

电玩宅
16万人
210亿日元

动画宅
11万人
200亿日元
【感觉好少人啊……】

电脑组装宅
19万人
360亿日元

IT科技宅   7万人

80亿日元

影音器材宅

6万人
120亿日元

相机宅
5万人
180亿日元

旅行宅

25万人
810亿日元

汽车宅
14万人
540亿日元

铁道宅
2万人
40亿日元

流行宅
4万人
130亿日元



这些居民各自都有各自不同的兴趣。就算有人对其中某些范畴的事务不了解,其他的人也不会因此而说『你不配当个御宅』。
如果是说『你不配当个军事迷』或『你不配当个铁道迷』……等言论,我还可以理解。可是现在却成了若说『我对萌没兴趣』,就会被认为『不配当个御宅』。
我可是号称『宅王之王』的人,还被『秋叶王选手权』单元请去当评审,却因为这种理由而被人说『不配当个御宅』。而这种倾向却在近年来御宅形成热潮之后变得愈来愈明显。

不.其实对于被人说『不配当个御宅』这种事。我完全无所谓。只不过当这些人使用这类言语。以为能刺中我的要害一般地来攻击我时.令我强烈地感到不对劲:『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御宅变成以这些萌来萌去的人为中心了?』而那股不对劲的感觉就这样一直持续到现在。

排除异己者的精神状态
我比较在乎的是那些会讲出『你不配当御宅』这种话的人的思想结构。也就是『如此简单地就把别人视为异己而加以排除』的这种心境.而且这还是其心里由衷深信不疑的感觉。
就我的想法而言。无论怎么说.我们御宅都应该不会有这种思想结构。相反地.我认为这应该是那些对我们御宅抱有歧视态度的人才会有的想法。
对那些歧视我们御宅的人来说.这世上每个人应该要和大家一起迷世界杯足球赛.把谈恋爱当成是这世界的全部。每逢十二月底想到的不是Comiket漫画同人志大会注2而是圣诞节。



【一般人的年度行事历】
【御宅族的年度行事历】

一月:元旦
JAN:年度新战队节目开播

二月:情人节
FEB:Wonder Festival模型大展

三月:白色情人节
MAR:春假档动画电影上映

四月:开学典礼&赏樱花
APR:电视动画改编期

五月:黄金周
MAY:黄金周档动画电影上映

六月:梅雨&结婚典礼
JUN:准备夏季Comikety同人志大会

七月:暑假
JUL:日本科幻大会&暑假档电影上映

八月:盂兰盆会
AGU:夏季Comiket同人志大会等活动

九月:新学期开学

SEP:电视动画改编期

十月:运动会
OCT:校庆园游会争睹偶像明星

十一月:校庆园游会
NOV:准备冬季Comiket同人志大会

十二月:圣诞节
DEC:冬季Comiket同人志大会






在这些『普通』的世人眼中,我们御宅『说到十二月就想到Comiket』反而是怪异的行为.对这些『普通』人来说:『讲到十二月底.应该会想到圣诞节吧?这是理所当然的不是吗?这才叫年轻人嘛!什么?你不是吗?恶心的怪胎!』所以我们御宅才一直被世人用这种奇怪的眼光来看待。
像这种『排除异己』的行为,是『普通人』经常对我们御宅所做的事,我们御宅经常处于被排挤的一方。也因此。我们的心胸应该要比较宽大,比较能容忍各自的不同才是。
所以,就算我们御宅彼此所擅长的领域范畴相去甚远,也不会用『你不配当个御宅!』这种态度来互相对待。为什么?因为我们身为御宅,已经尝够了被『普通』人另眼相待的辛酸遭遇了!所以就算我们御宅个人彼此之间梢有差异,却何苦还要互相排挤?所以御宅就整体来看,应该是比一般人的心胸来得更加宽大才对吧。
然而自从最近的『萌系热潮』以来,开始吹起了一股歪风,也让我不得不认为状况开始变得有点奇怪。
唔,目前为止我还不想把话说得太难听,可是如果要讲得难听一点的话,我最直接的感想就是:『咦?我还以为御宅都应该是些聪明人才对,怎么最近都变蠢了啊?』
有不少御宅简直变得跟『普通』人一样蠢。普通人是讲到年底就理所当然地想到圣诞节,以为每个人都一定会看世界杯足球赛。而这些御宅则以为『是御宅就理所当然要懂萌』。这真的令我十分震惊。
以电视为首的媒体创造了一些特殊的『御宅』形象,而刻意让自己变得接近这些形象的人也开始变多了。这又是我另一个对于『御宅』开始觉得不对劲的地方。

亚特兰提斯大陆和巴别塔
就是从这些不对劲的感觉开始,思考到最后,我做出了以下结论,亦即本书的主题:『御宅已死』。
在此要特别声明的是,我并不是说漫画、动画或电玩游戏等『御宅作品』都已经死亡或不行了。这些作品各自都还是会和以前一样地存在,而且各自都会有它们的爱好者,照样可以轻松愉快地活下去。
那,到底是什么东西『死了』?
死掉的是从前的御宅所共有的共通意识。这种共通意识已经丧失殆尽了。
从前会觉得『我们都是御宅』的这群人们,他们所共同持有的这个意识,或说像共通基盘一样的东西,已经急遽崩毁了。引用前面的说法,就是『我们御宅们一起生活的这片“御宅大陆”已经沉没了!』这样的感觉吧。
御宅们所居住的大陆已经沉没了,现在的御宅们就像是难民一般,住在各自名为『领域』的逃生船上面。
就像是『咦?我们所住的地方,已经沉没了?』的感觉一样,我有很强烈的感触。从前动画族、模型族、军事族……等各种不同的民族,大家彼此和平共存,一起生活在这块大陆上,然而这块大陆已经没有了,就是这么回事。
『既然我们大家都是御宅,彼此和睦相处吧,』这种感觉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就像亚特兰提斯大陆一样,已经消失了。

在《旧约圣经》中有一个著名的例子,那就是巴别塔的故事。从前人类的语言是统一的,然而人类企图建造通天的巨塔,因而触怒了天上的神明。神明击毁了巴别塔,并让人类的语言分化,变得无法互相沟通。从此人类分崩离析,再也无法齐心合力了。
从前的御宅也是统一的。然而自从网络上开始流行部落格【部落格=BLOG,个人觉得这译名比国内的“博客”要好得多】热潮,又创造出『萌』等名词之后,御宅之间就急速地变得彼此语言不通,然后从此御宅们就分崩离析了……这不是和《旧约》的故事很像吗?

说不定这只是我个人的误解而已,我用『我们御宅』这种字眼来自称,然后自以为有所谓的『名为“御宅”的共通概念』罢了。
我以为即使我们擅长的领域不同,喜欢的作品不同,然而我们还是有一股『我们是和世间一般人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御宅』般的一体感。当世间其他人都忙着过圣诞节时,会说我们去忙Comiket就好而彼此互相团结,像是这种『同为被世间凡人所排挤的伙伴』一样的感觉。
以这个比喻来说,就是不会有『反正我不去Comiket,所以与我无关。』的想法,像这样的一种共通意识。
就像以上所说的,这种共有、共通的,像一种文化一样的东西,已经变得不存在了。

朝向结束的预感
自从巴别塔崩毁之后,人类失去了共通的语言,变成听不懂彼此说的话。只要对方所说的不是自己领域以内的事物,无论再怎么有趣,听不懂就是听不懂。
从前,就算自己只是很喜欢漫画,对动画完全不懂也无所谓,还是觉得自己可以和动画迷成为好伙伴。因为觉得就算领域不同,大家也都一样是御宅。所以就算各自所喜好的事物并不相同,御宅之间还是可以谈得来。
.

然而现在变得不是这样了。漫画宅遇见动画宅也不会觉得对方是伙伴,若认为自己是网络宅,就觉得自己和电玩宅的品味不合.这种气氛逐渐扩散开来了。
就连同样是铁道宅,也会分成『喜欢用“萌系角色”女孩子来代言某些路线或车辆』的一群,和『纯粹只喜欢拍摄铁道照片』的一群,而且彼此话不投机。
也就是说,比起从前那种『我们是一样的』的戚觉,现在反而愈来愈在乎『我和那些家伙可不同』的差异,像这种御宅变得愈来愈多了。所以接着就演变成了『那家伙根本就不懂』然后加以排除的心态。我觉得这就是目前的现状。

这才是『御宅已经玩完了』这件事的本质所在。

译注1御宅偶像女艺人『中川翔子』的昵称。
2日本漫画同人志大会『Comiket』的简称,每年夏季、冬季各举办一场。


本帖最后由 yedacong007 于 2010-9-8 12:43 编辑


【话说这章依然是MAP炮……老娘被最后一项轰中了】

第3章

『御宅』是在说谁?

[/font][/size][/font][/color]

御宅的定义

那么,既然已经聊到这里了,也该进入以下的题目了。

『你所说的御宅只不过是你自己硬塞的定义罢了,现在只不过是不符合你理想的御宅变多了而已,就说什么“御宅已经死了”,太可笑了吧?』

就某种意义来说,会有这种批评也是理所当然的。既然如此,在此我们就试着『重新定义御宅』吧。当然,在此述及的也只不过是我所认定的御宅的定义罢了。你可以当成『冈田斗司夫认为御宅是这个样子的』就好。

全日本究竟有多少御宅符合此处的说法,我也不太清楚。总之我在此简介一下世人是如何看待、定义御宅族的;同时一面检视现状及变迁,一面说说我自己的想法。


网络上的定义

先来看看辞典上是如何定义『御宅』的吧。在《广辞苑》
(第六版)中写的是『只关心特定的领域或事物,并对这些事物了解得异常详细,然而却欠缺社会常识的人。他们在同伙之间习惯以“御宅”来互相称谓。(多半以片假名书写)』

网络上的百科全书写的得比这稍微详细。我们就来看看『问号』
(Hatena)或『维基百科』上面所写的定义吧。(至二〇〇九年八月为止的内容)

首先比较内行的『问号』是这样写的:

[御宅族]

1.中森明夫氏创造的名词,当时用平假名注音写成『おたく(音OTAKU)』。

2.现在主要是指二十几岁以下,喜爱动画、漫画、电玩游戏、偶像明星……等族群。

3.以前是指『将生活的时间及所得的大部分都用在某些特定的兴趣上』的人们,但由于被使用得太广泛,因此出现了『户外活动御宅』这种乍看之下完全矛盾的说法。

4.本来出自恋童癖漫画里创造的名词,原本是指『针对极小众市场(包括性表现)的漫画、动画有特别狂热的人(尤其是男性)』之蔑称。

5.对于『对流行服饰毫不关心,只会关在自己房间里』的性格阴暗之人的蔑称。

『中森氏创造的名词』这个说法虽然有很多人相信,不过严格说来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打从一九八〇年代前半起,科幻迷与动画迷之间就已经开始用『御宅』来称呼对方了,而中森氏却是在一九八三年才在恋童杂志《漫画Bliiko》上指责这种现象。

到此为止这里所写的都和《广辞苑》的定义大同小异。接下来才开始提出与『性格阴暗』和『连续女童杀害事件』有关的要素,以下就继续引用。

.然而,在M君事件(注1)中,因为被告具有异常的兴趣,『御宅』这个关键字被传媒找了出来并大肆渲染,瞬间变成了流行语。之后因为担心这个名词变成了对狂热分子的迫害,中森氏与大冢英志(注2)达成了历史的和解,为了消除御宅的负面印象,许多演艺界或文化界人士也纷纷公开自暴其『宅兴趣』,使此一名词逐渐从歧视用语,变成了『表现自己精通于某种兴趣(主要是室内活动)』的关键字。

接下来连我的名字也被提到了。

.原本是科幻迷,同时又爱上了《宇宙战舰大和号》等动画的冈田斗司夫,从不承认动画的老派科幻迷之立场,转变成拥护动画的立场。像这类世代间的对立在《机动战士高达》播放期间达到了最高峰。冈田之所以一直自认是最强的御宅,或许是因为这种背景的缘故。

以上述事件为契机,各式各样的名嘴(评论家、精神科医生、演艺人员……等)都开始讨论动画或御宅的相关话题,而《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暴红更加速了这股热潮。

从此之后自称(或告白、宣称)自己是御宅的人变得愈来愈多,然而对于过去因为是御宅而遭受许多辛酸的世代来说,或许像是一种自嘲。以前『御宅到底是啥』之类的争论只会引发内斗(也就是说后来由冈田一人大胜),但最近或许有必要替这问题找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出来了。

『维基百科』里的定义一般人较易理解,范围也比较广泛一点,此处也引用一下来看看:

所谓御宅,是指倾心于一些『社会认知度不高之兴趣』的人,既是其中的一个类型,也是代表其个人的一个名词。

御宅分狭义及广义,但目前两者间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因此,以下的定义包括了广义的说法,但在历史沿革(后述)上则以狭义为主来说明。

在日本,御宅主要是指某一群单身的日本男人,他们的兴趣就世间一般人的认知来说,早就已经超过了这些东西(动画、漫画、偶像明星、电玩游戏、电脑……等)原本的对象年龄,这与初期(一九八年代)时的展览厂商也有关联。但是最近也经常被用来指称许多外国人、女性、甚至已婚男性:而且除了前述以外的兴趣,还把对灵异有兴趣、对室内活动有兴趣、甚至对学术活动有兴趣的人都包括进去。但是,有这类兴趣的女性或外国人,多半只被称为『〇〇迷』或『××狂』而已,现在也倾向于如此称呼。此外在日本,五十岁以上的男性,或者是埋头于高文化水平、学术研究等领域的人,也有不少人被称为是御宅。另一方面,也有人将某些学术领域的专家,理学、工学的研究者,还有古典音乐、现代音乐、现代美术……等艺术的爱好者也称之为御宅。

这下定义又变了,真不愧是号称『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编辑的百科全书』,就『客观的御宅史』或『中立的御宅定义』来说堪称是第一手的资料。有兴趣的人请务必要上网去看一看。


[/font][/color][/font]

目前世间的定义

以上任何一个定义读起来都没什么不对劲的戚觉。我想那些历史沿革也都没写错。可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最近一般人所认为『御宅』的定义已经和前述不太一样了。恐怕现在的人提到御宅只会想到以下三大要素而已:


定义1『御宅=在秋叶原混的』

最近日本一般人提到的御宅,往往是指『在秋叶原(Akihabara)混的人』。像『秋叶原系』之类的名词早已成了约定俗成的用语。但是,这当然不是指御宅族统统都住在秋叶原,也不是说没去过秋叶原就当不了御宅,只不过因为有许多御宅们都跑去秋叶原买东西罢了。

的确,平常要是在秋叶原的大街上随便抓一〇〇个人,里面说不定有七〇个人都是御宅。可是反过来说,今天找一〇〇个御宅过来集合,里面去过秋叶原的人恐怕连十分之一都还不到。因为这本来就有地理条件的问题,许多住在其他地方的人根本就不会跑去那里。有的御宅基于所属领域不同,根本也没必要去那里,甚至连想都没想过要去。

对御宅来说,只是因为去秋叶原买东西非常方便,所以才会跑去的,并不是把『去过那里与否』当成什么鉴定或身分的证明。所以,我觉得把秋叶原当成『御宅之街』或『圣地』的说法是有很大问题的。把御宅视为秋叶原族也罢、池袋族也罢,既不符合必要条件,也不符合充分条件。


定义2『御宅=缺乏社会性之人』

这个定义也有很多人深信不疑。就连我到现在都还听到不少人这么说,或说他们觉得是如此。『御宅都很阴暗对吧?』
『御宅都是些无法融入社会的人对吧?』像这类的言论所在多有。

实际上,我当过公司的老板,也常在电视上侃侃而谈大放厌词,却到现在都还有人对我发表这种言论。反过来说,这也表示直到现在都还有许多人在到处硬塞『御宅是阴暗而缺乏社交性的』这种概念给别人。说不定就连本书读者之中也有人认为『御宅都是犯罪者预备军』。

最令人头大的是,竟然还有人当着我的面跟我讲这种话!若是从前,我还会认真地跟他说明:『没这回事啦,御宅都很明朗的啦。』
『御宅也很有社交性的啦。』……等,不过最近我已经懒得回答这类问题了。

要是再有人问我:『御宅都很阴暗对吧?』我就会不带任何感情地回他一句:『对啦,就跟你差不多阴暗啦!』

有人再问:『御宅都很缺乏社会性对吧?』的话,就回他一句:『当着别人的面公然问这种无礼问题的人才更缺乏社会性吧?』【说得好!】

算了,因为做这种事只是像口水战一样,就算骂回去了也只是让我自己爽到一下而已,对御宅来说不会有任何好处。【问题现在有些地方的论战还只是这种水平而已……】


定义3『御宅=萌来萌去的人』

恐怕自从《电车男》热潮以来,这个定义已经急速一般化了。

也就是说,遇到可爱女孩或女仆就会喊『好萌啊!』的人,就是御宅。现在电视剧里只要有御宅型的角色,几乎百分之一百都会喊『萌啊!』之类的台词。

但是.包括我本人在内.我周围的御宅没有一个人会讲出这种话。就连在本书取材的那场活动中,我问现场观众(大约有一百五十人左右,我想几乎全都是御宅):『日常生活会话中会用到“萌”这种字眼吗?』,回答『有』的人没半个。顶多是御宅们彼此交谈的时候偶尔会提到这个字而已。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或许脑子里偶尔会冒出『好萌啊,』之类的念头,但绝对不会讲出这种话。我们明白『萌』这种概念或感觉,看到什么东西时若感到『喔,真不错!』的话【又是好男人么……】,在『御宅业界』里就会称之为『好萌』。这是可以理解的。就好像心中小鹿乱撞时会觉得『这就是恋爱吗?』这样的程度。

但是,再怎么说也不会有人在日常生活中大叫『好萌啊,』【曾经有过看见萌LOLI然后兴奋地给同好发短信的习惯……现在还是有】

从我们御宅的角度来看,世间一般人竟然是用这样的定义来看待我们,无论怎么看都令人觉得不合乎实际情况。

编注1此指于一九八八、八九年间在东京琦玉连续绑架杀害女童的嫌犯宫崎勤。宫崎勤事件发生后,由于日本警方在其家中搜证时,发现大量的漫画与同人志,以及近六千卷的惊悚恐怖片、动画、特摄片。于是日本社会大众如猎杀女巫般,针对动漫画产业和所谓有御宅特征的单身男性做出无情的抨击和打压,御宅族予人的印象也因此坠入谷底。一九九〇年前后,日本动漫画产业因此遭受到几近毁灭性的打击,直至一九九五年才开始恢复。

2评论家及作家大冢英志,是宫崎勤的辩护人之一,他以宫崎所拥有之录影带中只有极少数与喜爱女童的萝莉情节相关为由,驳斥『录影御宅导致犯罪』的说法。此处所言大冢与中森的和解,应是指一九八九年底两人合着之《M世代——我们与宫崎君》
(太田)的出版。

【文中所有“网络”原文都是“网路”, 个人习惯高达这译名所以把所有的“钢弹”都改成“高达”了】




本帖最后由 yedacong007 于 2010-9-8 21:12 编辑


【编辑器觉得好难用……果然是网吧的电脑的问题么】

第4章

『OTAKU』『御宅』的变迁


变成片假名

[/p]

御宅的领域充满多样性。既然御宅有这么多种,是从何时开始把我们这么多不同类型的人统称之为『御宅』的呢?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自称是御宅的呢?

其实就算表面上同样都是『御宅』,彼此间还是存在世代的差异。因此要清楚地做出定义,就一定要从历史回顾开始。

原本说到御宅,都是用平假名写成的『おたく』(音OTAKU,以下用拼音表示),但这个『御宅』指的是『御宅族』这个含有歧视意味的名词的用法。现在虽然还是会有人对御宅带着歧视的意识,但在该名词刚刚冒出来的一九八〇年代,那种歧视感可是比现在还要强多了喔。

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自称『御宅』,而是被世间一般人说:『你们这帮家伙都是一群“御宅”吧!』然后才变成现在这样。

也就是说,当那些『讲到年底就会想到耶诞节狂欢』的世间一般人对我们说:『你们这些怪胎!不正常!』的那一瞬间,这世上才诞生了『御宅』这个民族。

我们这个民族,就是从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那些家伙彼此之间一定都是用“御宅”来互称的吧。』『那家伙缺乏社会性,又很阴暗。』所谓『没人爱』,是在被人瞧不起的情况下开始出现的。

接着不知从何时开始,就连那些根本不喜欢动画等领域的人也被卷进来。只要是常被人说『那家伙一定很阴暗吧。』、『那小子一定很缺乏社会性吧。』……等评语的人,就统统被称为『御宅』了。因为『御宅』打从一开始就是出现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时代。

仔细想想,那些喜欢动画或漫画的『讲到年底就会想到Comiket』的御宅倒还好,毕竟他们真的是御宅没错。『对嘛,我就是喜欢这些,所以才被人说是“御宅”嘛。』这种想法似乎也没错。

可是对于那些明明不是这样,只因为比较沉默寡言、比较老土或比较不受欢迎,就被当成是『御宅』的家伙来说,就真的很可怜了。而实际上这种人还满多的。

总之,当初只是一群被名为『御宅』的歧视意识给赶到一起去的人而已,前一章所提及的『御宅=缺乏社会性的人』等定义,就是从这个起源延伸而来的。


『御宅』之前的『OTAKU』时代

[/p]

早在还没出现『御宅』一词之前的时代,是有许多不同种族的。有人是科幻迷、有人是动画迷、还有漫画迷……等,各种不同领域或不同作品都有其各别的粉丝们。

但是因为外界的人把他们全部概括起来,凡是『喜欢那些东西』的家伙一律安上个名字统称为『御宅』,所以我们这个民族才因此产生。所以正确说来其实不是什么民族,我们这些人只不过是被其他人给『关进集中营里的犯人』罢了。

从某个时候开始,世间的正常人们盖了一问『怪胎集中营』,而人被关进去的理由可说各式各样都有。首先是把『爱看动画』、『爱看漫画』、『爱玩电玩』的人都关了进去,接下来还嫌不够,连『性格阴暗』、『缺乏社会性』的人也一起统统关进去。

这问集中营的招牌,就叫『御宅』!

我们一开始也搞不懂是怎么回事,总之就是被关进这儿了,但不知从何时开始,连我们自己都开始说『我大概是……一个御宅吧。』这类的话。

若要问起我们为何要用这种带有歧视意味的蔑称来自称,正是因为我们每天被世人用『你为什么长到这么大了还在看漫画?』之类的质问或眼光给看到烦了,每次都得一个一个回答:『不不,《高达》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动画喔!』……等。不只很烦,而且也很清楚这么做只会让自己伤得更重而已。

所以,当时的御宅们就默默接受了『御宅』这种蔑称。『被叫做“御宅”虽然很不爽,不过反正我就是御宅嘛!那我看动画也是理所当然的吧?可不可以放过我了?谢谢!』就是这么回事。

时光飞逝,大家也渐渐忘了自己其实是被歧视的,是被关在一问集中营里的。所以后来的世代就变成了『我爱看动画,那里有间集中营,我得赶快进去才行。』这种情形。

我们在这间集中营里,有的建造了自己的乐园,也有的自立为王称霸一方。而在普通人的眼里看来,我们就好像一直都在做滑稽的蠢事一般。

喜欢动画(或模型枪或美少女游戏或偶像明星或漫画)这种嗜好,和普通的嗜好是不一样的。在那些有着普通嗜好的人的眼里看来,完全没法子理解『为何都已经长大了还爱看动画或漫画』这件事。而正因为无法理解,所以就把我们都赶进了这所名为『御宅』的集中营里。【看到这里有莫名的感动】

还有原本只是因为『性格阴暗』、『缺乏社会性』就很冤枉地被关进这间集中营里的人,也因为无可奈何,不得已只好看起动画和漫画,用『我说不定会喜欢上这些吧。』等理由让自己接受。像这样的人也不少。

而因为是被关在集中营这种狭窄的空问中,所以虽然这群御宅各自喜好的领域并不相同,但因为被关在同一问集中营里,所以对其他人的嗜好,也会有某种程度以上的了解。就算只是喜欢漫画而已,也知道喜欢军事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人、喜欢什么样的事物……等。当然,反过来说,喜欢军事的人也对『喜欢漫画』这件事拥有一定程度的知识。

总而言之,这应该说是身处『御宅』之中,所必须拥有的『必要教养』吧。


M

君的存在
[/p]

而让御宅受到歧视的决定性关键,就是一九八八、八九年间发生的连续女童绑架杀害事件,其凶手『宫崎勤』是个离家一人独居,住处的录影带堆积如山的人,而且他是个只对女童有性欲的人。另外,与同辈男性相比之下,他的服装、发型都不怎么样。于是宫崎勤这个人,让『御宅』原本就不佳的形象,变得更加差到极点。

当时还有记者跑到Comiket来,做了以下这种乱七八糟的报导:『在这儿有四十万人,都有可能变成下一个宫崎勤!』而留下了某种莫名其妙的传说。

之后,一点一点地,媒体上开始出现了评论御宅的观点。在一九九〇年代前半时期,同时存在着『御宅=犯罪者』和『御宅的可能性』两大观点。当时的杂志上这两种标题都曾出现过。

『窥探因“宫崎勤”而曝光的“御宅族”世界!』
(
《谣言的真相》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号》

『你也感染了“御宅症候群”"候群症"是从全体影响到个体,有点从众心理。"症候群"是从个体影响到全体,结成了一个效应。吗?在世纪末的日本蔓延的恐怖现象——“御宅族”完全图鉴』
(《周刊Playboy》一九九年一月二十三日号)【PLAYBOY不是纯糟糕杂志么……】

以上是属于『御宅=犯罪者』这边的观点,不过也零星地冒出另一种观点的言论。

『比起一无可取的平凡人,不如当个“御宅”成为专业人士吧!你也来当御宅赚大钱吧!

御宅族现在开始大反击了!』(《丝可拉》一九九年二月二十日号》)

『BUSINESS新潮流!AVCC【不是CCAV哦……】“御宅市场”大爆发』(《SAPIO》一九九年三月二十二日号)

虽然说并不是一面倒地批判御宅,但还是有很强烈的歧视感。即使是那些肯定御宅的报导,也都是带着『欣赏珍禽异兽』的眼光,或者带着审判的立场来看待御宅的。

身为本书作者的我当时也身处其中。我对于自己被歧视,觉得很不应该、很讨厌,被人看扁更令我觉得火大。

无论如何,得要让御宅有尊严才行。

至少得要想想法子,别让世人只因兴趣不同就歧视我们。

后来,时机终于来临了。

进入一九九〇年代后,传播媒体的态度开始出现变化。来自海外的御宅们的资讯,渐渐地传进日本。在大海的对岸,外国老兄们抬头挺胸地大喊:『《福星小子》超棒啊!』以及『我好想交一个日本女高中生当女友啊!』……等影像,开始在电视上被播了出来。看样子,海外的御宅们并没受到歧视嘛,还被当成是『有个性,很酷的嗜好』啊!

这下子机不可失,我一口气就写了《御宅学入门》这本书(单行本由太田出版,后来由新潮文库收录)。


御宅学入门

[/p]

为了消除外界对御宅的误解,有两个方法。

方法之一是把『当御宅』是多么有趣、多么快乐的魅力传达给世人。

另一个方法是告诉世人『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有多厉害,不过海外的人可都知道咱们有多强,』

就用这种两面作战,我展开了『御宅说不定是很珍贵的喔』的作战。一九九六年之所以写了《御宅学入门》,其意义就在此。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心中是有一个很强烈的『御宅之形象』存在的。

喜欢漫画、动画或电玩,这些都只不过是表象而已。包括喜欢军事或喜欢模型槍……等在内,这些『对于某种事物的喜好』都只不过是表象的第一层罢了。而在这个表层底下,我们全体是有某种共通的东西存在着。

要说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我想,就是『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喜好』这股强烈的意志与智慧吧。

每当我说到『御宅』一词时,我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普通人之所以会喜欢什么东西,不是因为电视上教的,就是因为别人教的。简单地说,就是被电视或杂志上『现在正在流行这个喔!』之类的宣传牵着鼻子走。

这简直就和小女生每逢新学期开始就在烦恼该加入哪个社团、该跟谁一起手牵手去上厕所才好一样【……】,每个人都只想着『该喜欢什么才不会被世人所排挤』。所以明明不是基督徒,也没女朋友,却认定了『说到年底就该想到耶诞节狂欢』,而且还对这种行为深信不疑。

然而御宅却与一般人不同,因为他们是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喜好的。『就算长大了,我也不一定要去读司马辽太郎、池波正太郎和拿破仑的书吧。因为我就是爱看《高达》!』就是这么回事。

这么一来,便会使得世人完全无法了解我们,不过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于是我们就被排挤了。可是就算被排挤,我们也不在乎。

为什么?因为世人全是一群白痴!我打从心底如此相信着。

『世间一般人?就是那些只要电视上流行什么就跟着喜欢什么的人们吗?抱歉啦,大家都喜欢什么也好,流行什么也好,我都无所谓。我还是比较喜欢从小爱看的《噜噜米》(此间或译做『姆咪』)。』

这才是我心中的御宅。

当然,光是说『我比较喜欢《噜噜米》』的话只会让你在人群中显得特立独行而已,不知道何时说不定就撑不下去了。要坚持与世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必须要有智慧和意志力。我当时认为只有兼备这两项要素的人才能够成为御宅。

也就是说,我当时所宣称的是一种『坚强的御宅/否定“普通”』的想法。是『御宅在某方面超越了普通人』的想法。尼采基于对大众的强烈侮蔑感,创造了『超人』学说。我的主张或许也是基于同样的想法吧。

同时,御宅也必须要有某种程度的社会性才行。不然的话,会被周遭的人压溃自我,这样一来就什么都完了。所以我认为:『既然是御宅的话,脑筋应该都不错吧。是御宅的话,工作应该都做得来吧。』因此,我就在东京大学开了一门名为『御宅文化论』的课程。

『既然是东大,教教他们也应该很有意义吧?』我是这么认为的。

可是,不是这样的御宅变得愈来愈多了。原本因为在智慧上除了要学习一般世间的常识以外,还要学会御宅界的必要教养,所以对御宅的要求应该要比对一般人的要求还要来得高一些才对,可我是却遇到许多根本达不到标准的人。我当时觉得这世界已经变了。

我常常在想,这些缺乏意志和智慧的御宅,到底是如何在自己心中取得协调的呢?因为若只是『喜欢美少女游戏』,而没有非常强韧的精神力在支撑的话,可是会因为世人的眼光而精神崩溃的啊。

抬头挺胸地说出:『你们或许觉得我是个变态,但我就是喜欢这个。所以没关系!』【“我是名为变态的绅士”么……】的强韧精神力是绝对必须的。所以这种人应该都不太脆弱才对。而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

愈是和最近的御宅们接触,我就愈搞不懂这种情形。

不过,我的御宅论在此也遇到了极限。在我的定义下,御宅是很坚强的。或者该说是一种特化的存在,简面言之就是从小孩→成人→御宅这样的进化顺序。

『不当御宅才不会没人爱。』这种话我连听都不听。【当御宅所以没人爱……好吧这是句三重否定句】

『莫名其妙。为了要有人爱而不当御宅,根本不值得,够聪明的女孩子就该看得出我们御宅的身价不凡,没人爱是因为女孩子没眼光!』换句话说,就算没人爱也无所谓的人,才是我所认为的御宅。实际上,有没有人爱对我来说根本就不重要。【看到这段心中只有莫名的痛楚】


形象好转

[/p]

就在《御宅学入门》出版的那一年,我在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开了『御宅文化论』这门课。当时传播媒体的论调也都是带着善意的。『今后将是御宅的时代了』,像这类论调在当时很引人注目。

当时我还在《AERA》上写了一篇名叫《御宅学开讲宣言》的稿子。其中写到:『在日本,御宅的形象是阴暗的、逊毙的、没有朋友的人,这种歧视很强烈。可是在海外,御宅被认为是很酷的。只不过日本的御宅向海外传播的力道太弱了。』而这篇文章的导读部分是这样写的:

『竟然能在名闻天下的东大开课!“御宅”是只会关在自己兴趣里的缺乏社会性之人?这种御宅观,已经落伍、太落伍啦!御宅才是日本足以自豪于世界的文化啊!』

御宅在世人眼中的形象开始好转,差不多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就像这样,从一九九〇年代前半开始,我为了扭转『世间的御宅形象』,不只在御宅业界内部,也在传播媒体上积极地运作。我本人去麻省理工学院开课及演讲,还在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展出作品,种种努力也让状况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在《御宅学入门》一书中举出了许多世界上的御宅为例,把麦可.杰克逊、史蒂芬.史匹柏和乔治.卢卡斯等人奇特的癖好都公诸于大众媒体,而媒体也用『因为他们都很宅!』当做评语。还有像村上隆这位现代唯一全世界通行的艺术家,也是自认且公认的御宅。

也就是说,『御宅=败犬、输家、不适应社会者』的这种看法,已经变成跟不上时代的落伍观念了。

相对地,『在科技产业等新世界获得成功的人,果然都很宅。』这种『御宅=成功者预备军』的形象,开始在世间流行起来。

原本一直被『御宅=废柴』这种毫无事实根据的歧视性评语所迫害的御宅们,在这一连串的媒体作战之下,获得了与之前完全无法比拟的社会地位.结果当时N H K原本以『在播放上会引发问题』为由而禁止在节目中使用『御宅』一词,但在这之后,也就毫无疑问地接受了这个字眼。

当然,之所以能像这样让御宅的形象好转,不只基于我们御宅的努力,我认为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日本的经济走进了死胡同之故。

自从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人失去了以前所拥有的自信,总觉得好像日本人做什么都很不行似地。可是在这个时候,却出现了『日本还有御宅啊,这招说不定可行!』这样的气氛。

前述我在《AERA》上发表的文章中也介绍了如下的章节:

『在哈佛及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名校的社团网页上,写满了『不好好读过日本动画杂志就看不懂他们在写什么』的讯息。对于椎名流(注1)等声优的动态也报导得很详细……(中略》可见日本声优的粉丝竟然如此之多。』

当时因为日本正处于经济低迷而全体失去了目标的时期,所以这类对海外御宅之评价等材料,就被我们拿来大用特用。正因如此,当我在东大开设御宅课程时,传播媒体才会抱持着好意来报导。这件事要是发生在宫崎勤事件的时候,搞不好会冒出什么『东大为何要培养犯罪者预备军』之类的鬼话呢!

但是,这个时代已经不再发生像一九八〇年代末到一九九。年代初那样把御宅当成性犯罪者预备军,甚至被父母误解的事件了。大概这个时代的父母就算知道自己家儿子或女儿是御宅时,顶多也只是觉得『这孩子有点令人头大』这种程度的烦恼而已。


御宅的扩大

[/p]

如此这般,在一九九〇年代中期,这间名叫『御宅』的集中营围墙逐渐倒塌,外面的人也可以进来一探究竟,变成了一个拥有广大土地的『御宅国』了。御宅变成一个由『有着喜欢动画或电玩等见不得人的嗜好/有着小孩般的兴趣』者所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御宅国就如同美国社会一样,由各种不同的民族混合组成,然而各自又不失其特性。电玩卖得好,不会有人说电玩比较伟大;也不会有人争论说漫画比较有内容、有潜力……等,各民族都呈现共生的状态。

例如住在美国的人们,虽然各民族并不相同,彼此之间也难免会有小小的竞争与摩擦,但最终他们都还是向美国这个国家宣誓效忠。同样地,我们御宅再怎么说,也有着像『虽然我们所喜好的事物并不相同,但我们都同样是御宅。』这样的共通意识,并且当时还有着『对其他民族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程度以上的了解,这是必要的教养』这种共通意识。

这就是到一九九〇年代中期左右,我们这些被世问称为『御宅族』的人的真实面貌。从一九九〇年代初期开始,经常可见媒体报导『御宅族』在海外的高评价,不管在欧美或亚洲,『0TAKU』一词皆以正面的意义被流通使用。

此外像《新世纪福音战士》这类向来只有御宅爱看的动画作品,也创下了热卖的纪录,甚至成为社会现象。而宫崎骏的动画也受到全国国民的支持,最后还跨海得到奥斯卡金像奖。

海外名校大学的学生也开始纷纷自称是御宅,媒体每周都会介绍许多外国人Cosplay成《美少女战士》等作品的角色。

此后,日本对于御宅的评价也变得相当正面了。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日本人有着『海外的人都说好,日本也只好接受』这种不可思议之习性,同时也因为海外御宅的存在,使得我们在日本看起来不再那么滑稽突梯。

[/font][/color][/font]

但是冷静下来看,我们其实还是一样滑稽突梯,并没什么改变。

只不过是因为海外也有一样滑稽的家伙存在,所以我们就不再被认为是『日本的怪胎集团』了,而是被当成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一定会有的某种『普遍的怪胎』而已。

虽然被人当成是『怪胎』.不过不再是『恶心的怪胎』,而变成一种『很有个性』、『很有趣』这种带有正面意义的形容。

在此之前,不管是谁被别人当成御宅的话都会觉得很困扰,然而这种情形已经变了。

拜传播媒体的对策与时代的后援这两方面之赐,终于做到了能让御宅们不再受到世人无意义攻击的状况。那个黑暗的宫崎勤时代回想起来就像噩梦一般。

就这样,我们终于变得可以堂堂正正地说『我是御宅』了。

之所以御宅的活动可以招来如此多的群众参加,也是拜此状况的改变所赐。

[/font][/color][/font]

以上就是到一九九〇年代中期为止的御宅状况。这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许多御宅本人说不定都已经忘了。

但是,大家应该都经历过这段历史的,那段被人称为御宅,被人当成是御宅有多么痛苦的时代。【现在的天朝差不多正处于这时候吧……】

御宅之所以能够轻松愉快地活到现在,就是因为有前述这些缘由。


御宅原人第一世代

[/p]

接下来,我试着把御宅发展至今的过程依世代分类一下。御宅基于世代的不同而性质各异,而我认为目前的御宅是第三世代。

不过在开始世代论之前,有些事得先注意一下。

我不怎么喜欢世代论或批判年轻人。的确每个时代都有主流的价值观念存在,而沉浸于这些价值观念中的人,或许可以将其概括称为同一世代。

但是时代会改变。主流价值观也曾发生从家世主义变成学历主义,从家族主义变成个人主义等惊人的改变。而每当时代改变时,到底有多少新的价值观会被接受,有多少旧的价值观会被抛弃,这在每个人身上的差异可说是天差地别。

把个人比喻成电脑的话,那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就像是作业系统一样的东西。即使时代改变了,也不至于会把旧的作业系统完全消除掉,而是一层一层地加写上新的部分。这就是现代的人。

例如说出生于昭和三〇年代(一九五〇、六〇年代)的我,就是以『高度成长时代』为基础设备所安装的系统,然而过了不久,又在其上安装了『反体制文化』的部分,与我相同时代的人可能都被安装了『泡沫文化』的部分,不过我却完全未受影响。我被安装的则是后面会提到的『第二世代御宅文化』的部分,而且目前在某种程度上还在继续运作。不过到了『第三世代御宅文化』时,就和我之前的作业系统有所冲突,所以不相容。

『萌』这个第三世代御宅文化的象征,对我来说属于『可以理解但不怎么喜欢』,这种情况我想就如同『与其他作业系统相冲而不相容』的情形。

『时代的差异』的确是存在的。但其影响对每个人来说则是天差地别。所以用『世代』来概括而论的话,常常会带有危险性。例如说『昭和三〇年代出生的人就是这种价值观』这种话就没什么道理。

话虽如此,但这里也只好用『世代』来讨论了。为了说明我为何最初感觉『最近的御宅文化好像有点不对劲』,明知这种世代论有着不完全的危险,也只好藉其来进行讨论。所以在此读者们也请先在心里的某个角落准备好『世代论是不完全的』这个前提,再进行以下的部分。

接下来要讲的本来就是很麻烦的事情,还做出这种辩解,我也觉得非常抱歉。可是为了不要让『世代论』变成只是『看不顺眼现代的年轻人』的说法而已,所以像这种程度的注意事项是最起码要说明的。


第一世代是电视儿童

[/p]

首先是第一世代。第一世代也就是一九八三年由中森明夫氏所命名的这个世代。就如同『问号』百科的说明中,一开始所写的一样。这群人就是在一九八〇年代进行御宅活动,彼此互称『御宅』,喜欢动画和漫画而且看很多很多,被周围的人用有点奇异的眼光看待的一群。我也是其中一分子。这个世代的人如今大约四十多岁。

此世代成为御宅的契机可说五花八门。有的人是以《星际大战》为代表的科幻电影热潮为契机而变成御宅的,也有的人是以一九七〇年代中期科幻小说出版热潮为契机的。不论其契机为何,都是在一九八〇年代时移民到这块名为御宅的大陆上来的。之所以说是移民,主要是因为觉得《高达》很帅。


也许会有人提问:『在此之前不是也有漫画迷或科幻迷吗?为何只有一九八〇年代的这些家伙会变成御宅呢?』

[/p]

我是把第一世代之前的世代,也就是现在已经五十几岁以上的这群人称为『御宅原人』的。就奸像人类的祖先是原始人一样。

在科幻界、动画界的许多大长老级人物都是属于这一群。

但是这些人士,虽然对某些事情有着强烈的狂热,可是他们却没什么御宅的特征。举例来说,他们也和第一世代的御宅一样对流行服饰毫不关心,衣着乱七八糟;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被人用奇异的眼光看待。因为那个时代大家的衣着都一样乱七八糟!会注意流行服饰的男人反而是珍禽异兽!所以不论是披头散发也好、衣衫不整也好,都没人会有意见。

但是到了八〇年代,也就是我的青春时代,这就行不通了。我现在看到自己当年的照片,都会因为当年长发披肩的样子而感到羞愧不已。然而对于『原人』这一代的老兄们来说,完全不会觉得有啥好可耻的。之所以称为『御宅原人』就是因为他们是有着御宅的特征,但是却完全没有『被世间排挤』之经验的一群人。

而第一世代的御宅,也就是『从儿童时代起家里就有电视机可以看』之最初的世代,我想这应该是其发展关键之一吧。而这些被称为『电视儿童』的孩子,现在也都是四十来岁的人了。

而第一世代御宅的特征,则是因为在当时『小孩子能养大就不错了』的想法下,世人也不会用那么严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所以他们的御宅兴趣和社会性之间没什冲突,多半两方面都能顾到。所以他们对自己身为御宅一事也不怎么觉得烦恼。对于自己和一般『普通人』不同一事也毫无忧虑地就接受了。也因此,这些人不太热衷于讨论『御宅论』之类的事。但相对地,这群人中有不少在不知不觉间就与社会完全脱节,都过了四十好几也没结婚,而且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就这样过着弃世的生活。这就是御宅第一世代。


第二世代与世间

[/p]

第二世代则是指目前已经超过二十岁,三十好几快四十左右的人们。这群人的青春时代,则是拜前述的宫崎勤,以及当时在电视上为人所熟知的宅八郎(注2)等御宅评论家所赐,把『御宅』这个名词和概念根深柢固地植入一般大众心中的时代。所以,这个世代是受尽了歧视,有着许多痛苦回忆的世代。

原本他们在儿童时期是可以喜欢动画、喜欢漫画,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的。这点与第一世代是相同的。然而却因为宫崎勤的缘故,害得他们被双亲骂『可不能变成那种人啊』,等到宅八郎出来时,又被骂说『你想变成和那种人一样吗』……

此世代大致上就是青春期位于一九八〇代后期,到发生奥姆真教地铁沙林毒气事件的一九九五年之间的人们。

顺便一提,在我们第一世代的人眼中,看到宅八郎那样也不会觉得有什么舒服。就算被骂『你想变得和他一样吗?』,我们也只会说『喔,这种人也冒出来啦,有趣有趣,』而已。为何我们看得这么呢?因为正如前面所述:『反正本来就不期待世人能够理解我们』,如此而已。

第二世代御宅的特征,一言以蔽之就是『很爱讲御宅论』。对他们来说,御宅的兴趣是『活着的价值』,同时也是『不知从何时开始背负的十字架』。因为有着『为何我会这么喜欢这种东西』的问题意识,而且强烈地想要被世人所接纳,所以才热衷于讨论与讲述御宅论。


纯粹培养的第三世代

[/p]

第三世代,则是以目前二十出头的人为中心。

这个世代就是我现在在大学敦的学生。与他们交谈之后我才注意到,他们的特征之一就是『媒介混杂』。

对于某个作品,到底是玩过游戏,还是读过漫画、看过动画,连他们自己也搞不清。举个具体的例子,有个名叫《寒蝉鸣泣之时》(注3)的作品,原本是同好,亦即同人社团所独立制作的同人游戏,但是因为广受好评而发行了广播剧CD、漫画、动画等。可是当我和喜欢该作的学生谈论时,他们却根本搞不清自己在讲的是漫画版、动画版,或广播剧CD版的情节。

对于我那个世代的御宅来说,作品的『本篇』和『衍生作品』是有严密的区分的。然而对于一九九〇年代以后的御宅系作品来说,往往本篇作品的制作群本身就插手参与制作其衍生作品(广播剧CD等),所以本篇作品和衍生作品之间的差异也变得愈来愈小,这也是此特征产生的原因之一。

可是比起这个理论上的理由,更重要的是他们感觉上的理由:『根本不在乎媒介的不同』。为什么?因为第三世代的御宅不只是媒介混杂在一起,就连旧的作品和新的作品也混杂在一起。

对他们这个世代来说,从小就把《新世纪福音战士》、《美少女战士》、《少女革命》……等作品视为同等的存在。他们不像第二世代曾受到《新世纪福音战士》所冲击。就算他们知道《新世纪福音战士》是非常高品味的动画,也无法像三十几岁那世代一样感受到那股冲击。

他们对于所有的作品是如何产生出来的『历史洪流』都不太重视,反而比较重视『自己所感受到的冲击』。所以,他们对于自己受感动的作品是由哪些制作群制作的,或是和前作之间的关联性……等,都不怎么感兴趣。相对地,他们的兴趣是放在寻找『能给我同样感动的其他作品』上。
.

因为他们从小就接受了『专门给御宅看的节目/软体』,所以这点也理所当然。他们可说是『纯粹培养世代』的御宅吧。

这个世代的御宅,有着把御宅兴趣当成『被刻意制造出来的、纯粹的逃避场所』的强烈倾向。

第三世代的特征,就是『打从生下来就被御宅商品所包围着』。就像第一世代因为从生下来就有电视机,所以被叫成『电视儿童』一样,第三世代或许可说是纯种的御宅人类.

他们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完全没经验过『内容的进化』。

对第一世代的御宅来说,漫画或动画都是从给儿童看的幼稚作品,慢慢地进步,才变成了伟大的作品,他们是看着这个进步的过程而长大的。对第二世代的御宅来说,也是看着电脑或电玩游戏的进步而长大的。

但是对于第三世代来说,他们所经历的是网路、手机等『媒介』的进化。相对来说,动画、漫画或电玩等内容,早在他们出生之前就已经到达最高品质的完成度了。而且他们接触的也都不是针对儿童、而是针对御宅所推出的商品,第三世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

而结果就是第三世代的人很少有成为创作者的志向,而且对于批判御宅文化的心情也不太能够理解。他们是被当成纯粹的消费者而养大的,之所以会选择御宅文化只是因为『基本上很有趣、又简单易懂』而已。也就是说,他们对御宅文化完全没有抱持任何深刻的疑问,是这样被养大的一代。

因为无忧无虑,所以他们对于好不容易才出现的高度御宅文化也漠不关心。他们不像第一世代有着『人要为兴趣而活,不惜舍弃人生』的觉悟,也没有第二世代那种『热烈地讨论身分认同』的认真感。他们从生下来就是『御宅文化的消费者=只会把钱花掉』的一群,这或许就是第三世代御宅的问题所在。【天朝现在是很明显的三代并存于同一代人——幼儿园时一代,小学时二代,中学能上网不受限制的看动画就变成三代了……个人想法】

我试着大致说明了御宅的三大世代。其实在这之下还有第四世代的御宅,也就是『不想工作=变成大人有害无益=所以喜欢被刻意小孩化的御宅文化』的一群人。这群人同时也有着把『自己不正常的一面,在不为世人所知的御宅兴趣中得到升华』的倾向。


研究者们的定义

[/p]

我在东大开『御宅文化论』的课程时,虽说有人是以比较善意的角度接受此事,但是世上也有不少人为之震惊:『这种题材,东大能接受吗?』不过,最近研究者们的世界里也开始盛行起御宅的研究。因为御宅变多了,或说社会逐渐对其有所认知,所以这或许也是理所当然的现象。

此外,现在『御宅论』所讨论到的,说起来都是有关第三世代御宅的事情。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论者有《动物化的后现代》(讲谈社现代新书)的东浩纪,《趣都的诞生》(幻冬舍)的森川嘉一郎,以及《战斗美少女的精神分析》(ちくま文库)的斋藤环……等。在此粗略地介绍一下他们的论点。

森川氏的定义,简单地说,就是『御宅是一群立志当废柴的人』。

所谓御宅,就是自己有着朝废柴前进的方向性。

所以,看到弱小之物或幼小少女等,就会将自身投射其上,然后变得愈来愈废。

如此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废柴化的倾向,便是森川氏的理论。

也就是立志当废柴的御宅论。【这都是什么啊……】

相对地,身为精神科医师的斋藤环,则是在其《战斗美少女的精神分析》一书中倡导其『对二次元才会萌的的人就是御宅』的定义。也就是说御宅的特征就是会对二次元的画面产生情欲,这是一般社会很容易听懂的说法。

此外,评论家东浩纪在《动物化的后现代》一书中则是将御宅概括为『沉溺在“将漫画、动画、电玩、电脑、科幻、特摄、人偶模型……等互相纠结而成的次文化群”之中的人们』的总称。不过这比较像分类而不像定义,所以不怎么被采用。

以上三者就是最近『御宅业界』所提出的定义。因为他们都是学者,所以才会用一大堆难懂的字眼来形容,但是其实他们说的都和最近媒体上常见的『爱讲“萌”又常在秋叶原的人就是御宅』这种形象差不了多少。可是如同前述,大部分的御宅在实际生活中根本就不会讲出『萌』这种字眼。所以他们的这些定义,就我本人的『现场感觉』来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对二次元会萌起来的就是御宅』,或者『立志当废柴是御宅的本质』之类的,说来的确有一部分人是这样没错。虽然我这么觉得,但还是不能接受这些定义。为什么?因为这只不过是住在御宅大陆上的一部分民族的性质而已。


例如『铁道宅』就不合乎这些定义,而『喜欢动画』但是『只喜欢《噜噜米》』的御宅,似乎也不在这些人的视野之中。


日本不是只有东京而已

[/p]

当谈论到日本这个国家时,事实上只是在讲东京而已,这现象也是无可奈何之事。然而并不是东京的流行就能代表日本文化,也不是说电视上演出来的东西就能代表日本文化,当然深夜节目演的那些东西更加不能代表日本文化。虽然住在东京的人或据点在东京的媒体,容易凡事都以东京为中心来看待或讨论事情,但是这么做意义不大。

每个地方都有他们各自的事物,有各自的生活。有人从事农业,也有人从事渔业。这些电视或漫画不太提及的第一级、第二级产业,可是牢牢地生根在许多地方的。

还有一些地方至今都还残留着『女孩子长到二十三岁就一定要嫁出去』的习俗。还有的地方根本不准年轻人独身过一辈子,像这样的地方日本还有很多。

要出门买东西,在东京的话到处都有二十四小时开门的店铺,所以要买什么大致都可以买到。但是去到某些地方的话,一到夜里就只剩下自动贩卖机还开着了。这就是现实的日本,而我们也都很清楚。

如果有个外国人只去过东京涩谷的中央街,回国之后,他母国的人问他:『日本是怎样的国家?』他说不定会这样回答:

『日本这个国家二十四小时灯火通明,满街都是便利商店。街上还有浓妆艳抹的女孩子晃来晃去,大家说话都“high来high去”的。』

观光客乱讲一通是没什么关系啦,可是如果今天是个实际上只去过涩谷中央街而已的老外,却自称是『日本研究家』,然后这样形容日本的话,任何一个日本人看了都会觉得『因为你们是老外,所以根本不懂』。

[/font][/color][/font]

前述的森川和斋藤所下的定义,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一整个不对劲。若说『御宅就是对二次元有情欲』的话,遇上『那军武宅又是什么?』或『看到宝冢就萌起来的女生又算什么?』的反论就答不出来了。

若是像斋藤氏所说的『对二次元萌起来的才是御宅』的话,那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御宅都变成不是御宅了。要是如森川氏所说的『立志当废柴是御宅的本质』的话,就更无法说明许多御宅是律师、医生甚至经营者的这件事。

美少女人偶模型的爱好家,也能算是『对二次元萌起来』吗?也许你会说这些女性角色是来自于漫画或海报上画的角色,所以算二次元。可是所谓的人偶宅,就是一定要把角色们三次元化,也就是做成立体的人偶才会萌起来。就算出版这些人偶的写真集,他们也不会去买,因为他们爱好的就是三次元的立体物品,对二次元的反而萌不起来。【话说这些人偶的写真集到底算三次元还是二次元呢……CW时看到有人卖小镜的FIGMA写真集OTL】

当然,『定义』这件事本身做起来就很困难,这也是事实。森川、斋藤两位的定义,就『把第三世代御宅的特性或性癖好,尽可能地用简单易懂、或说耸人听闻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件事来说,我认为是做得很好的。

可是,『立志当废柴』、『二次元萌』或前述这些专书,都只不过是把御宅的特性切割成零碎的小片段便于掌握了解而已。然而就像白菜不能代表所有的蔬菜,东京不能代表全日本一样,第三世代的萌系御宅是御宅的一部分,这是事实。可是若说『这才算是御宅』,就太勉强了,顶多也只能说,现在的媒体把他们报导成『御宅的中心』而已。

译注 1一九九〇年代的偶像女声优。

2本名矢野守启,一九九〇年自称御宅评论家并出现在电视上。但其言论愈来愈不为御宅族所认同。不到出年便引发许多官司及争吵,声望跌落谷底,后来曾参与选举,但没选上。

3原为日本同人社团『07th Expansion』所制作的同人游戏,后来衍生出广播剧、漫画、动画等众多不同版本作品。

【这章后半段推荐与《台湾阿宅启示录》一起看……这算是广告么……】




本帖最后由 yedacong007 于 2010-9-12 05:57 编辑



第5章

[/p]


起源



日本社会的特殊性

[/p]

到这里为止,我都在写关于御宅的事,不过接下来会稍微改变一下视点,试着来接触一下全日本都发生变化的事情吧。如同『御宅』从诞生到发展至今,差距如此之大,这三十年以来日本人的兴趣嗜好也有着极大的改变。

由于我们本来就活在这个时代之中,所以对这些变化不太会『咦?』地大吃一惊。可是如果是个外国人来到日本,一定会吓一大跳。而且是从差不多三十多年前开始就会吓到。

来到日本的外国人,可能会这样问:

『日本这国家是恋童癖大国吗?日本的未成年色情行业如此兴盛吗?』

为何他们会这么问呢?去车站走一走,答案都陈列在那儿。日本车站的商店所卖的杂志,几乎全都用美少女泳装的特写当封面!无论是给成人男性读的周刊,还是卖给青少年看的漫画杂志、或少年杂志,全部都是年轻女孩当道。虽然说里面也偶有成人女性,但那是极少数,更何况在洋人眼中东方女性原本看起来就显得年轻,这点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为何他们看了会觉得很怪异的理由。

像这种事情其实在别的国家是不可能的,因为太糟糕了。当然,电视杂志或偶像杂志会用偶像明星来当封面,但是绝对不会荒唐到任何种类的杂志都用少女来当封面。

对我们来说,这种情形反而因为太常见而见怪不怪了,所以不管是看到男性八卦杂志《朝日艺能》或《周刊朝日》这种老牌新闻杂志的封面,都变成十几岁的少女偶像挤出乳沟给人看,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劲。这并不是说外国比较了不起,但至少老美的《新闻周刊》和《时代》杂志就绝对不会这么做。

这么一来,外国人若觉得『日本这个国家,无论是杂志、漫画、青年杂志或给成人看的书,几乎全都是用衣着暴露的女孩子照片来当封面。感觉好变态,难道他们认定全国都是恋童癖吗?』也就不奇怪了


少年杂志的变迁与日本人的变化

在此我们有一个相当好的材料可以用来研究这个问题,那就是少年漫画杂志。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变迁吧。

《周刊少年杂志》堪称为少年杂志的先驱,于一九五九年创刊。当时的封面是最受欢迎的相扑力士朝潮抱着一位少年的照片。内容则是以军事战记类,也就是像第二次世界大战野史之类的东西为中心。

之后过了数年,战争类的题材就算再怎么玩也已经被玩完了。所以就把眼光慢慢转向科学和宇宙等题材,同时少年杂志的封面也变成全彩。大约从一九六二、六三年起,杂志潮流就这样从战记转向宇宙类型。

到了一九六〇年代后半,戏剧角色开始出现在封面上。其中一例就是当时大红的《雷鸟神机队》。这个时代的封面变得几乎全都是这个主题。

到了一九七〇年代,突然整个变得成熟了起来。竟然还找了电影大导演黑泽明的照片来当封面。这当然不只是拿他老爷子的照片放上去而已,而是把黑泽明的照片做成拼贴画来当封面,这对现代人来说恐怕连想都没想过。至少从来没看到过少年杂志拿宫崎骏的照片来当封面。这个时期的《少年杂志》应该是特别有品味的时代。

就像这样,《少年杂志》的封面与报导,从给儿童看的战记类型开始,转变成宇宙科学类型,又曾经转变成《雷鸟神机队》的角色……等,而在一九七〇年代突然急速成长,把黑泽明给抬出来了。

但是,就在一九七二年末,一切都改变了。这一年,封面是南沙织。

从此以后,《少年杂志》的封面开始走偶像明星路线,而且一直到现在。【原文“一直路现在”,疑为出版社想打“到”字打成“道路”,结果还删错字剩个“路”字……】


所有的男性杂志都变了

《少年杂志》之所以用女性偶像明星来当封面而且坚持此一路线,当然有其商业理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销售量的增加。

原本其竞争对手《少年周日》与《少年王者》还继续努力地用漫画角色来当封面,可是终究还是敌不过『用偶像明星当封面才会大卖』这件事的诱惑。到了一九七〇年代后半,这两本也都开始用女孩子的照片当封面了。

只有《少年JUMP》因为发行比较晚,坚持定它独自的路线;除此以外其他所有的少年漫画杂志、少年周刊杂志等,全改用偶像明星的照片来当封面。说是『用年轻女孩当封面比较好卖』,但这倾向其实已经超越了少年杂志的界限。

紧接在一九七〇年代的偶像热潮之后,则是一九八〇年代掀起的女大学生热潮。其决定性的影响是来自于富士电视台的深夜节目《All Night Fuji》,起用了大量的女大学生在电视节目中实况转播,让她们变得像明星一般大受欢迎。结果因此掀起了所谓的『女大学生热潮』。

接下来,富士电视台又玩了一次同样的手法,只不过这次改起用大量的女高中生,开始了一个名叫《黄昏的娘娘》的节目。从此开始了女高中生的热潮。

这个影响可不只是在广播和电视上而已,就连活字印刷的书籍也因此受到波及。

一九八〇年摄影师筱山纪信开始在老牌新闻杂志《周刊朝日》的封面上刊出『女大学生系列』,也就是在封面上刊出许多普通(说是普通但还是很好看啦)的女大学生的照片。这系列持续到一九九六年为止,一直是该杂志的重点企画之一。

当然,无论是朝日新闻社此举,或女大学生系列,在开始推出企划时都强调这是有社会意义的,只不过一听就知道全是借口而已。

『为了记录现代的肖像』,这就是他们的说词。

但是『用女孩子的照片来当封面』这做法一旦系列化之后,不只是《周刊朝日》本身,就连其他各家的杂志也都注意到了一件事。那就是:

『用女孩子的照片来当封面,就会卖得好!』

就是这个禁忌的贱招。


当然,其中也有例外,譬如《周刊文春》和《周刊新潮》虽然也是给男人读的杂志,但至今都使用高尚的艺术绘画来当封面,但也正因如此,它们的读者层相当局限而无法扩展

总之,之后几乎所有给男性看的杂志都一律用女孩子当封面。抢第一的或许是《少年杂志》没错,但真正的热潮则是从一九八〇年代开始。就这样,日本变成了会被外国人误[/p]

认的『恋童癖大国』。

这个变化虽然来得相当急遽,然而站在当时的读者立场来说,也只觉得『因为用可爱的女孩当封面嘛,那卖得好也是当然的啦。』所以大家就都这样接受了这件事。




泳装无敌

[/p]

但是这件事对制作漫画杂志的工作人员来说,可说是相当大的打击。

如《周刊海报》或《周刊大众》这种综合型八卦杂志,只要把女孩子的脸当成封面就能大卖,《少年了UM P》和《青年杂志》等青年漫画杂志的销售量也演变成由封面女郎决定,所以不知不觉之间,大家开始比赛看谁先找到哪个女孩,先签下哪个偶像,接着来个『本杂志独家!』,比比看谁家的封面女郎最呛。

就算你从来没有读过这些杂志,也曾在电车里看过它们的广告海报。明明都是漫画杂志,可是广告上占了最大空间的却是泳装模特儿的画面。

这几乎已经变成既定事项了,渐渐地每个人都会觉得这么做是理所当然。但是这种状况对漫画杂志的编辑们来说,其实压力是很大的。所以才说受到很大的打击。

就像画漫画一样,漫画编辑也非常辛苦,而且严重消耗劳力。

多数情形下都是漫画家和编辑像两人三脚一般,不惜摧残自身健康将作品赶出来。像这样拚上性命所做出的漫画作品,才能不输给小说或电影,成为世界最尖端的娱乐之一。然而当时的情况却变成,决定杂志销售量的,不是漫画的质量好坏,而是能不能找来更多十五六岁的美少女卖肉献身拍写真来当封面,这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国家。

我虽然算不上是偶像明星宅,也不会每周都去买《青年杂志》,但是若看到我喜欢的偶像登上杂志封面的话,我也会去买。这就是这么一回事,并不是什么稀奇的现象。所以这样做销售量当然会好。但是,这样一来我们真的就变成一群热爱偶像明星的人了。

这个倾向如同前述,并非长久发展而成。而是从一九七〇年代后半,更具体一点的说,是从一九八〇年代开始,日本才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

正是从一九八〇年开始,变成全日本都喜爱美少女,或说喜欢美女。每本杂志的封面都是穿着泳装的美少女,拼命卖肉露给人看,也不觉得有什么可耻的。日本也因此变成了一个很诡异的国家。




动画迷也变了

[/p]

就连御宅文化之一的动画,也受到这股变化的波及,开始把性的表现当作受欢迎与否的要素,公然地推到台面上来。在此之前,这只是隐藏在作品中的氛围之类的要素而已,至少不会堂而皇之地拿到台面上来卖。

《福星小子》
(一九七八~一九八七年》这部作品的原作是爆笑漫画,但是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无疑就是女主角拉姆的性感造形。

而在一九八二~一九八三年播出的《超时空要塞MACROSS》,虽然是一部受欢迎的巨大机器人动画,但片中名为钤明美的美少女偶像歌手,更是该片人气汇集的主因。而为这角色配音的声优饭岛真理,也如同偶像一般大受欢迎。

同年《魔法小天使Creamy Mami》开始播放,女主角是个会用魔法的少女,在设定上与《魔法师莎莉》是一样的。然而因为这个时代的观众反而是年轻男性比女性多,所以作品的走向很明显地与之前的魔法少女大不相同。

然后进入了一九九〇年代,《美少女战士》系列动画开始大受欢迎。每周守候在电视机前看着这群穿着超短迷你裙水手服的少女们,并为她们加油的观众,绝大部分可都不是『少女』们,因为在众多御宅眼中,已经把美少女战士当成偶像来看待了。

[/color][/font][/font]



动画迷的断绝

[/p]

就这样,这种名为美少女的性意味也变成了动画中的重要元素。这就和漫画杂志变成由模特儿当主角的情形有点类似。

而这么做的结果,就是让动画迷彼此之间发生断绝。

在此之前的动画迷,对于合家观赏级的动画例如《泡泡先生》(Barbapapa)【著名的巴巴爸爸……】等作品,和御宅最爱的《超时空要塞MACROSS》等作品,某种程度上是将它们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毕竟都是动画嘛。

这也和前一章所说的『坚强的御宅』这种意识有关联。御宅为了抵抗世人们歧视的眼光,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坚强的意志,所以有种『不可以只看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已』之类的感觉。然而自一九八〇年代以后,这种感觉变得薄弱许多。

看《机动战士高达》的人,看《美少女战士》的人,以及看《丸少爷》(NHK的儿童向动画)的人,还有看《攻壳机动队2:Innocence》(押井守导演的动画电影)的人,或看《龙猫》(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电影)的人,彼此间四分五裂,再也不是同一群人了。

当然,《机动战士高达》的粉丝是动画迷,《美少女战士》的粉丝也是动画迷,《丸少爷》的粉丝也一样都是动画迷。可是,会有多少人是既看《丸少爷》又看《攻壳机动队2:Innocence》的呢?恐怕就寥寥无几。

这些动画迷各自都只看自己爱看的动画,要把他们统称为『动画迷』,恐怕太勉强。所以现在已经没有『动画迷』这种大一统的说法了,而要分成喜欢『看小众动画作品的人』、『喜欢看萌系动画作品的人』或『喜欢看幼儿动画作品的人』……等,依各自的领域来分类称之。而这种『各自领域之间的断绝』,也变得愈来愈大了。

引起这种断绝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所提到的『美少女』这种带有性意味的东西,在每个观众个人心中的兴趣占的分量多寡。事实上,当事者本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成了一个极重要的因素。

去试着与现年十八、九岁的爱看动画的人聊一聊,你会听到类似这样的论调。

『我到底是喜欢动画呢,还是喜欢美少女角色呢,还是喜欢声优……其实我自己也搞不太清楚耶。』

许多人都会这么说。之所以会说搞不清楚,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加以区分。以往的动画迷们虽然对于动画会依内容不同而细分得很清楚,但中心都一样是动画。然而现在的这些动画迷里,这种认为『那种小事无所谓啦』的人却愈来愈多。

这就是第三和第四世代御宅的『媒介混杂』现象。




『萌』的诞生

[/p]

而从二〇〇〇年以后,出现了一个名词,可以很方便地用来说明这种『美少女主义抬头』与『各领域之间的断绝』,而且还变成了主流,那就是——『萌』。

我们御宅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感觉到『虽然我们同样喜欢动画,但是其实我们各自住在不同的世界里』的人变得愈来愈多了。虽然没有明讲,但我们早已感觉到这种彼此会因为各自的兴趣嗜好不同而分裂。而这个变化所产生的鸿沟,总觉得可以用『萌』这个字来说明一切。

[/color][/font][/font]

虽然要定义『萌』很不容易,但我想在此可以这样来形容。

并不单单只是觉得『美少女好可爱』这种亢奋的感觉而已,还要再加上『我竟然会喜欢这种东西喜欢到如此亢奋,我真可爱!』以及『我明白这种萌,被萌到的我真是又帅又有趣!』这种感觉。也就是说不是单纯的『喜欢』,还包括从相当超然的、局外旁观的观点在内。而且,还能把少女的『可爱』这种感性置入自己身上。这就是我所定义的『萌』。【看到这段我好想吐……】

原本如果你喜欢的对象是《美少女战士》的话,那一定会被世间一般人当成变态。这一点,从前的御宅受过太多歧视,已经熟知这一点。

可是,所谓的『萌』就是包括『我明知会被别人当成变态,即使被当成变态我也还是喜欢,不,我就连自己变态的这件事也一并很喜欢!』这样的感觉在内。这也就是为何『萌』这个概念,愈来愈普及了。【变态的绅士……】

而且,因为用『萌』来表达这种曲折复杂的感觉颇为方便,所以这个名词就被暂时采用当成共通的用语,这就是『萌』。




『萌』的渗透

[/p]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萌』开始突飞猛进。许多学者在讲起『御宅论』时甚至还说『萌是御宅的中心概念』。不知是受了这种学说的影响,还是当真接受了这种说法,真的有人开始在电视机镜头前面大喊『好萌!』了。

看到这种情形,我再次产生了想大喊一声『咦?』的强烈不对劲感。

这种不对劲感,举例来说,就像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分班之后一定要选出一个班长出来,因为统统不认识,结果老师只好挑学号一号的某个姓赤川的学生出来当班长。过了一阵子以后,有人从美国来学校采访,看到赤川同学就说:『喔,你是班长啊,那你一定是全班第一名啰,你真受欢迎呀!』就是像这种不对劲的感觉。

『萌』只是因为用起来表达很方便,所以被暂定作为通用语而已,并不是什么中心概念。但是,也因为『萌』用起来很方便,所以我们也不得不使用。




多民族国家的御宅

[/p]

前面曾经提过,原本御宅就像个多民族国家一般,各民族之间彼此兼容共存。不过,当然也不可能完全互相理解。

也就是说,军事迷所聊的东西,对于动画迷来说是不可能完全都听得懂的。但即使如此,如同前述,因为身为御宅有一定的教养,对于其他领域的事物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就算是这样,当军事迷说『好萌』的时候,美少女游戏迷却不可能听得懂他们在说些啥。

『萌』这个名词虽然是日语,我们好像也知道它的意思。可是因为其实是多民族国家,所以就像意大利移民不可能完全摸透犹太裔移民的底一样,我们虽然可以大致感知道彼此,却无法真正完全了解。

然而,毕竟打从集中营的时代开始,我们自己独力创造了这个国家,还曾经向世人夸耀:『咱们的国家可是很了不起的喔!』所以已经有了同族意识,或者说我们都意识到我们有着相同的文化。所以也不会拘泥于彼此之间的相异点,因此总是有『反正大家都一样是御宅嘛!』的感觉。

然而进入了公元二〇〇〇年之后,发生了空前的御宅热潮。《电车男》拍成了电影,又拍了连续剧;又因为『萌』这个字眼用起来太方便了,所以御宅人口爆炸性地增加。而且和以前大不相同的是,就算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精通,就算不具备丰富的知识也没有坚强的意志,只要感觉到『萌』,随便什么阿猫阿狗也可以自称(自认)说『我是御宅』。变成了这样的情形。

如同前面的比喻,虽然赤川同学只不过是因为学号刚好是第一号而被老师选为班长,可是却对美国来的采访者宣称:『对啊,我被选为班长是天命所在……』而且还说得好像本来就是这 一回事似地。

而结果就是,我们所拥有的像共通文化一般的东西,或者该说是像共通文化一般的幻想,慢慢地崩溃了。

关于这方面,我们稍后继续再聊。




宅女的问题

[/p]

这里补充一下有关于『宅女』的事情。因为我是男的,所以直到目前为止,讲的都是有关『宅男』的事,对于有关『宅女』的事都不曾提及。也因此,本书截至目前为止所说的『御宅』基本上都是指宅男。


尤有甚者,我们宅男和宅女是不可能互相理解的。但这和一般所谓的『男人与女人能否互相理解』之类的话题是完全两码子事,全不相干。

[/p]

宅男是基于兴趣而形成的集团,所以感觉彼此之间好像交情好到足以无话不谈的地步;但是宅女之间都在聊些什么,我就不太清楚了。这并不是因为我是男的所以不懂,而是因为宅女彼此之问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御宅形象,以她们的的说法来讲,就是『腐女子』(特别喜欢男男同性爱作品的宅女)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宅女之所以从来没有出现过她们的御宅论,其背后原因就是这个没有定义的奇怪问题。在网络上常常可以看到类似以下的言论:『为何宅女之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像冈田斗司夫那种“能够向一般大众解说腐女子、YAOI(以美少男同性爱为主题的作品)为何物”的御宅呢?』

宅男的御宅论完全没有提到有关宅女的事情。那么,谁都可以,总之推出一个代表,然后随她高兴,把什么叫『YAOI』、什么叫『Boy’s Love(BL)、怎么样才叫宅女、怎么样才叫腐女子……等统统定出一个定义来,这样的话就能以此为根基来讨论许多事情了。但是,这种事就是从来都没发生过。

如果要问为何会如此,那是因为对女性来说,『差异』就是一切,即使是很微小的差异也一样。所以对于这类包括论,或说从全体来观察共同特征的做法,几乎完全无法接受。也就是说,如果今天有一位女性站出来高论『我们宅女都是这样这样的』,其他的宅女也只会注意看她的论调和自己的『不同』之处。

对我们宅男来说,虽然我们的喜好领域范围分得很细,但对这以外的事情却都挺马虎,而且因为是多民族国家,无论是什么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所以当我们被人说:『御宅都是这样这样的吧?』、『对二次元会萌起来的就是御宅吧?』、『立志当废柴就是御宅吗?』等评语时,往往会觉得好像也有一半是对的,所以会想:『算了,没差啦。』就觉得OK了。所以往往回答都是:『嗯,我好像也有点这样耶。』

因为『定义』这种东西原本就是概括性的,所以理所当然不会百分之一百符合,有时就算只有百分之五十符合也会觉得OK。男性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才会觉得宅八郎那种家伙也算御宅。




名为『女子』的生物

[/p]

然而站在女性的角度来说,如果今天用概括而论的方式来论及『宅女』一事,她们只要看到其中有一半,甚至两成、三成的论述与自己的情形不合,马上就会说:『我才不是那样!』

『你所说的“宅女”有些部分和我不一样,不能百分之一百地形容我,所以你的御宅论是错的。』这就是她们的反应。也可以说是她们有寻找『不同之处』的倾向。

男女之所以有此差别,在于自我意识在根本上的差异。

对宅男而言,当个御宅这件事,比较没有来自社会的压力。或许有人会觉得这里说『没什么压力』的讲法,好像和前面的说法有若干矛盾。虽然说御宅受到不少的歧视和打压,然而到头来这个问题的本质,终究不过是个人兴趣的问题而已。既然只是兴趣的问题,那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知道就好,心中某处总会这么觉得。你也可以说这是男子气概。

但是对女性来说可就不行了。原本『女性』就是一种要和周围的人有共同感受,要和周围的人交流才能活下去的生物,可说比我们男性拥有更高的社会性。甚至可以半开玩笑地说,女人是一种比我们男人的脑筋更聪明的高等生物。

也因此,女性要当宅女,几乎等于是要挑战自己内心的性别意识和恋爱观,相当于自己的认同(Identity)问题。

女性有着『与周遭的人融合』的欲求,但这欲求恰好与『不被周遭的人所认同的兴趣』这种御宅感性是互相冲突的。而且这种『冲突』的方武,每个人都各自不一样,所以也无法与他人商量讨论。

像『YAOI』、『Boy’s Love』的概念,在世人眼中看来或许会以为是『男同性恋』,其实是有点不一样的。许多宅女认为『YAOI,就是不受“女人”这种杂质所污染的,纯粹的恋爱』。所以对女性来说,『去思考自己的宅味』就等于『去检验自己的恋爱观』一样。

女性的宅,是与她们『和周围的关系』及『恋爱的本质』有极大关联的,也就是相当于她们的『人生观』。我之所以说我不懂宅女,就是因为在这一点上,我遇到了瓶颈。她们身为御宅的那股苦恼之深,我总觉得无法理解。

我们男人当宅男,因为我们自己总以为『只不过是个人兴趣问题而已』,不会成为和『认同』有关的问题。然而对女孩子来说,要当个宅女,只要稍微想一下,马上就变成『认同』的问题了。

所以如果用概括而论的态度提出『宅女论』之类的东西的话,马上就会牵涉到她们的『认同』问题,所以她们只会说:『我才不是那样!』

她们只会觉得:『我不管这个定义是不是从宅女全体来当观点,至少就这个问题来讲,我就不是这样!』或者『就这个部分面言,我只能说我一点共鸣都没有。』这也都是因为攸关『认同』问题。




宅男的女性化

[/p]

从前把『御宅论』视为『认同论』的问题,只会发生在宅女界。但是现在许多宅男也变成同样有认同问题。

如前述的斋藤氏或森川氏那类近期的御宅论,我们之所以会觉得『这种御宅论根本没有用』或者『虽然好像有许许多多的御宅论,可是无论哪一种我都无法接受』,这就表示,我们宅男也开始女性化了。从前看到宅八郎那种样子还会觉得『管他的,有趣就好』,现在就会觉得大错特错。

以前对宅男来说,看到这类概括而论的定义,也只会说『啊,这样讲也OK,OK啦,』最近却愈来愈不会这么说了。

也就是说,我们宅男也变得和宅女一样,把『当御宅』这件事和性别意识或恋爱观都扯上关系,变成认同的问题了。

最能表现这件事的,就是本田透写的《电波男》(尖端出版)这本书。作者本身是个御宅。而在这本书中,本田氏写道:『我们无法与活人女性交往。但是,无法交往一事绝对不是因为我们很不幸,而是二次元的女性对我们来说更有魅力。』也就是说他把身为御宅一事,与他本人的恋爱观互相连结了。这与从前那种『反正只是兴趣问题,随你怎么讲都OK啦』的情形是大不相同的。

这就是把对于自我的认同,和『当个御宅』这件事密切连接在一起了。也正因此,我们变得对于各种御宅论都非常过敏,喜欢提出反论。

如果是以前的话,就会说『OK啦OK,这样也叫宅,那样也叫宅,对啦对啦,御宅就是这样啦,OK拉拉队』【这话好冷……】,但是,现在就会觉得『这个不对吧?』或是『你根本就没搞懂嘛!』

也因为如此,我们御宅其实已经快要不能用『我们』这个字眼了。开始会感觉到:『我好像有点宅,可是我真的是御宅吗?』、『我真的可以说自己算是御宅吗?』……等疑问。

本书一开始所提及,那个在『青少年真心话大会』出现的男孩,那股不安定的感觉,就是反映出了这种状况。因为『身为御宅』一事,对他来说似乎变成自我认同问题。

如同思考『让我喜爱的这件事物,尽可能地得到社会的认同』一样,我们一点一点地开始考虑自我认同问题。而这正是现在的御宅论都定进死胡同的理由。




御宅评论的瓶颈

[/p]

之前我们所介绍的那些御宅论,到此都遇上了瓶颈。现在这个时代,要定义出『御宅是什么』已经不可能了;而其论调,也同为这个不幸的原因。

如果是五年前左右,像森川氏的『御宅就是立志当废柴』之类的说法,还有斋藤氏的『御宅就是会对二次元萌起来』之类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宅男们看到也只会说『虽然我好像不是这样,不过算了没差,OK啦OK!』然后就接受了。

然而到了现在却产生无论如何都无法解开的问题,那就是『在乎差异之处』的态度。只要感觉到和自己有点不太一样,就会说『这不对.我不是这样!』这也就是为何我会批判他们。

例如前面曾提及,斋藤氏的《战斗美少女的精神分析》一书,可以看得出他讨论的重心放在针对美少女的偏爱上。像这种就是把『动画迷』全都当成了『美少女动画迷』,而且认定『这种人就是御宅』的论调。然而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

若说有的御宅很迷《泡泡先生》,那也有的御宅是迷《丸少爷》的。而且还不只是这样。在Comiket的会场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御宅,甚至还有古装剧御宅在卖《必杀!》(注)的同人志。

像这种论调,应该要把动画宅、古装剧宅、军事宅和美少女宅全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些学者在写评论的时候,就只把『萌系』的部分放在中心来评论了。

这么一来,会觉得『咦?我可不是这样的喔。』的御宅也变多了。

的确,是有人只收集美少女人偶模型没错,可是也有人是只收集怪兽模型的。

还有专迷『早安少女组』的御宅,叫做早安宅。可是当迷美少女游戏的御宅大喊『好萌的时候,和早安宅口中所大喊的『好萌』,会是同样的『萌』吗?恐怕会有着微妙的不同吧。

当我们看到可爱的女孩,或是人偶模型的时候,虽然都会说『好萌』,可能会有人因而认为我们是共通的御宅。可是,对于早安宅们,以及喜欢美少女动画的人们,还有喜欢电玩游戏的人们来说,他们口中时所说的『好萌』在意义上都不尽然相同,然而却同样讲出这个字眼。这也就是说『萌』这个概念,其实是非常硬拗而又概括而论的东西,而这正是现今御宅论所遇到的瓶颈所在。

译注 《必杀!》是日本朝日电视自一九七五年以来播放的古装剧集,以古代的职业暗杀者为题材。




本帖最后由 yedacong007 于 2010-9-12 06:13 编辑





第6章

[/p]


科幻




以科幻为前例

[/p]

相对于目前为止的御宅历史,其实早在数十年前,就曾经有过非常相似的例子。那是在科幻迷的世界发生过的往事。我们就来看看这事件的经过吧。

从前有一种名叫『科幻迷』的人种,从前也曾经有过一块名叫『科幻大陆』的地方,也就是『虽然彼此之问各自的喜好有些微的差异,但大家都一样是科幻迷』的情况。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就像这样,大家都同住在这片科幻大陆上。

如果要细分的话,科幻只是个统称,其实底下还分成许多种类,这一点无论是过去大陆还存在时或者现在都一样。以科幻小说为例,有的人喜欢小松左京或筒井康隆等日本作家的作品,也有人觉得欧美的作品较好。有人认为前苏联的科幻最棒,当然也有人比较喜欢东欧的科幻作品。除此以外,有科幻电影迷,当然也有科幻漫画迷,也有非常喜欢宇宙船等模型或塑胶模型的人。

总之,科幻迷有许多种,虽然他们彼此之间也并不很懂对方在迷些什么,但既然同住在这块科幻大陆上,就该融洽相处。曾经有过像这样的一个时代。

科幻迷的大陆的确曾经存在,但是,从某个时期起,这片大陆就变质了。




移民增加了

[/p]

所谓的某个时期,就是指一九七〇年代后半。一九七八年《星际大战》电影在日本上映,而其后第二年《机动战士高达》开始在电视上播放。

托《星际大战》与《机动战士高达》之福,日本的科幻迷人口急遽增加,掀起了一股科幻热潮,连科幻电影专门杂志都趁机创刊。电影与动画带来的粉丝为数相当可观,他们一举涌入了科幻大陆。

其结果就是:多了许多『自认』是科幻迷的人;或该说是多了许多抱着『因为科幻很有趣,所以就来当科幻迷吧』这种想法的人。

若要探究其结果,那就是原本住在科幻大陆上的居民所拥有的共通文化、共通概念、共通价值观……等,全变得无法维持下去。

原本科幻大陆的居民都抱持着以『彼此之间喜好方向各不相同』为前提之下的共通概念或常识。例如:『科幻大陆的居民,一定有读过相当数量的科幻小说。』就是此处的常识之一。

即使是说『我喜欢外国科幻作品』的人,也一定读过不少日本作家的科幻作品。就算说『我只认同前苏联的科幻作品』的人,其实也一定读过美国、英国或日本的科幻作品。这原本是成为科幻大陆居民的大前提。

就算你说读不完也非得强迫你读个够不可,这对于科幻迷来说是天经地义的,而且是最符合科幻迷的一种自我意识,或者说是像一种自尊、一种义务戚一般的东西。这是必须遵守的铁则,也像是不成文规定一样的东西。

就像第四章所说的『要当御宅,脑筋当然要够好』以及『身为一个御宅所必须具备的教养』一样,这也是一种共通的道理。各位明白吗?




科幻迷的变样与科幻之死

[/p]

有的人是因为喜欢《星际大战》而变成科幻迷,也有的人是因为喜欢《机动战士高达》而变成科幻迷,更有的人是因为喜欢动画而变成科幻迷,就这样,科幻界突然急速地涌入一大票人。其实刚开始的时候,科幻大陆的居民们是非常欢迎这件事的。

为什么?因为在此之前科幻界的人口极少,总有股凋零的意识。所以会想趁此机会做点什么,好多拉一点年轻的新血进来,所以当时戚到非常喜悦。

『你看过《高达》吗?所以变得喜欢科幻了吗?那,接下来要不要读一下这个作品啊?知不知道罗伯特.安森.海莱因(注)啊?』

就像这样,老科幻迷拚了命似地想跟新科幻迷搭上话。

然而这些新加入者却对老科幻迷所言丝毫不感兴趣。或者该说他们的价值观是『不合口味的东西就看不下去。』

新人们的回答是这样子的:『不,我们不念什么科幻小说的啦,我们比较想看《星际大战》的新作,或者你告诉我一些《星际大战》的幕后小道消息吧。』

他们对科幻这种共同文化毫不尊重。而最后结果就是『科幻文化』从此废绝。

这里所说的『科幻文化』是指『与喜不喜欢无关,总之非念过不可。』的这种共通概念。不只是小说,就连动画也是,无论看起来多难看,只要是科幻作品就得从头看起,至少也要看过第一集。就是像这样的想法。

就这样,原本由用功、热心又认真的科幻迷所创造的科幻文化,轰地一声崩溃了。如果科幻迷的人数少一点的话,说不定这个文化还不至于灭亡。可是因为科幻热潮而导致新加入的人排山倒海一样涌来,而且这些人完全不接受前辈们的科幻文化.接下来会如何呢?

原本就已岌岌可危的『因为是科幻迷所以要读过×××』之类的共通幻想就这样崩溃了。而结果就是科幻的死亡。因为科幻迷的共通文化已经没了。




死亡的实情

[/p]

当然,科幻作品都还活着,现在也都还在.科幻电影也还在,科幻动画也还在。

话说回来,现在的日本科幻小说等,其实比起从前科幻大陆还存在的时候(又称为『黄金期』),层次还比较高些。说现在的作品比以前有趣也不为过。

而且好莱坞的电影,几乎有一半都变成了科幻电影。讲到最近几年的卖座大片,我脑海中浮现的除了《星际大战首部曲》系列以外,也都是像《世界大战》、《蜘蛛人》、《蝙蝠侠》、《X战警》、《变形金刚》……等,全都是科幻电影。所谓『奇幻电影』的类型中,其实有许多也可以视为科幻的一种。和从前那种把科幻电影视为等同于B级电影的时代相比,简直是恍若隔世。无论是质或量都提升了不少。

那,到底是什么『死了』啊?是什么消失了呢?那就是当你自称『我是科幻迷』时的那股连带戚,类似于一种『引以为傲』的戚觉,已经完全没了。

单纯地把科幻当成一种兴趣,读读科幻小说,觉得科幻好有趣等这类事情,至今依然存在。但是,那股『因为我身为科幻迷,所以我必须如何如何』的义务戚,或是『因为身为科幻迷,所以不用功多读一点科幻可不行,』、『非统统读过不可,许多事情非弄懂不可,不认真学习可不行』之类的义务感等,已经完完全全没有了。

对科幻迷来说,科幻不再是这世间极为特别的存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科幻已经死了』。

现在还是有人会去参加科幻大会,但是无论是日本还是全世界,科幻大会都在慢慢地高龄化。实际上,科幻电影是变多了,好莱坞作品几乎一半都是科幻作品,可是相对地,会去参加科幻大会,说『我是科幻迷』的人,却慢慢地变少、愈来愈高龄化了。

这就是科幻走向了死亡。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御宅界。




少年科幻迷的时代

[/p]

以上非常粗略地概述了整个事件的过程。与其如此简单地就做出结论而接受,不如再稍微看看科幻迷的历史潮流吧。

日本最早的科幻同人志名为『宇宙尘』,这是根据一九七二到七三年的《青少年科幻迷活动简史》(以下简称《简史》》这篇论文所记载的。这是一篇青少年科幻迷,也就是十八岁以下的科幻迷,把他们在一九六〇年代的活动,亦即他们自己的历史总结而成的一篇论文。作者难波弘之是一位科幻作家,也是音乐家。难波氏将自己定位成科幻迷的第二世代。以下就来看看这段《简史》中所记载的历史吧。(此处《简史》引用内容出自难波氏的粉丝网『Library of Mr.N』[http://www.k4.dion.ne.jp/~sow]上面有许多贵重的资料全文刊载,有兴趣者请自行阅览。)

在日本的科幻黎明期,日本第一个青少年科幻迷团体『空问CLUB』,在一九六四年五月创刊了他们的同人志。

上面写着:『日本目前以“科学创作Club”为首,有着许多的科幻同好会。既然如此,为何还需要我们这种只有两个会员的小团体存在?老实说有没有都没差。可是为了科幻我们必须做些什么,这就是我们创建此会的动机。』

写下这段文字的,是当时还在念国中三年级的学生木村一平。这是国中三年级的学生用刻钢板的方式制做的同人志。在那个没有个人电脑,也没有影印机的时代。用蜡纸之类的纸,以圆规的针(代替特制的钢心笔)在上面刻字制成原版,再用滚筒在八裁大小的日本白纸上印刷,把两手弄得全是油墨而做成的粗劣印刷品,这就是刻钢板印刷。

虽然只是国中三年级的科幻迷,却认为自己想要为科幻做点什么,不想要什么都不做,于是就凭这股热情出版了同人志。一九六四年的日本科幻界竟然有这样的气氛,可以说是科幻最热血的时代了。

木村同学当初创设『空间Club』的目的有三:『一、让科幻普及,二、要找寻相同世代的同好者,三、创作并评论科幻作品』。

真是志气高昂的『X计画』啊。那个年代,连国中生都如此热血啊。

先说第一条的『让科幻普及』,现在的御宅成立了不知凡几的同入团体,但却没有几个敢写『目的:让××普及』的。就算是弄错了也好,连敢讲『我要让美少女游戏普及』的人都没有。就在抱持着『让科幻普及』、『要找寻相同世代的同好者』、『自己的创作、评论』等志向之下,在一九六四年,推出了日本第一个由国中生完成的科幻迷杂志《空间通信》。




世代间的争论开始

[/p]

然而过了不久,第二世代就出现了。所谓第二世代是在一九六八年,也就是前述过了四年之后推出的同人志上出现的名词。这本同人志写出了比创建『空间Club』的国中三年生木村同学还小四岁的第二世代,又称为明朗世代的这批人的不同之处。

第二世代的难波氏将这些不同点写在他的《简史》一文中:

[/color][/font][/font]

『虽然只差了三到四岁,但是我们接触到科幻的过程却【原文“确”,疑为错字】明显地不同。第一世代迷科幻迷得要死的时候,名作或受注目的新作才会被早川书房SF系列出版,那就是他们的“科幻”。相对地,我们这个世代则是在太空歌剧、奇幻、所谓的硬科幻及新浪潮等各种倾向的作品都已经出齐后才进来的。

尤其是我小学三、四年级时,因为正好遇上空前的《原子小金刚》热潮,相较于第一世代接触手冢漫书的时候,我们对于知晓机器人及未来世界,有着另一种的(恐怕是更强烈的)兴奋。』

[/color][/font]

应该看得出来,这与前述的御宅第一世代和第二世代的差别,非常地相似。

第一世代也就是现今四十多岁的御宅们,必须一个个地找出来什么才是御宅作品,什么才是自己喜欢的事物,对自己的脚步非常清楚。相对地,第二世代的人们却是在世界上已经充满了动画的环境下长大的。

而第三世代则是一出来就什么都已经有了,半夜三更也在播动画的时代了。去录影带出租店时,什么都能理所当然地租到,网路上还有一堆共享软体可以抓动画,想看多少就可以看多少。

这种世代的差异,造成了价值观根本上的不同处。




世代问的论争之始

[/p]

像这一类关于御宅世代问的问题,我们总误以为是现今的网路社会才会发生的问题,可是如同各位所见,早在一九六〇年代的阶段,只能用刻钢板印同人志的时代,第一世代与第二世代的青少年科幻迷之问就已经产生了如此的歧见,都留在此处的纪录之中。

而在一九六七年,科幻大会『T0KON3』在东京洋服会馆召开。

这时的木村一平同学已经是高中三年级学生了,他发表了演说,讲题是『少年科幻与科幻漫画』。

根据《简史》所载,上面写着『青少年科幻迷第一次在成人的大会上被平等对待,这点值得大书特书一番』、『由青少年科幻迷亲手写出的青少年科幻论……在这个特异的企图的背后,有许多青少年加以协力。』

还真是『X计画』啊,真是热血的时代。

可是,混乱也跟着来临了,那就是对立与崩坏的发生。而其发生背景就是世代问的代沟。《简史》中如此记载着:

『笔者我也曾常常参与示威等活动,当时因为被夹在科幻迷活动与学生生活之间,正为了这种多面生活不知该如何分配是好而烦恼着,可是有些时候,却听到某些成人科幻迷说“年轻人的反抗可以说是年轻人的一种义务。一个社会上若是连年轻人都不反抗的话,就成了毫无刺激而停滞不前的社会了。这种社会一点也不有趣,也没有魅力。”以及针对科幻说一些很过分的见解,面对这种太过轻松地从宏观观点,漂亮地肯定反体制运动的做法,我只记得我有点讲不出话来。同时也觉得,把一切事物都用这种观点和感觉来处理(或说自认办得到),这种科幻迷的思考方法是大有问题的。将来我自己对于科幻这件事的想法,是否真的行得通呢,我一时真的觉得很不安。』

[/color][/font]

我想这大概就和第二世代的御宅们,对我们第一世代御宅所抱持的感觉相同。不管跟我们讲些什么,我们都只会说:『啊,因为你们太年轻所以会反抗啦。』或者『啊,我觉得现在这样就是最好的。』等,总是从宏观的、比较高位的视点来反驳回去,所以会令人戚到不安。但是第二世代御宅对第一世代所抱持的那种责备与不安的咸觉,也并非是什么特别的东西,而是从一九六七年起就一直存在的事情。




运动与斗争的尽头

[/p]

接下来到了一九六九年,少年科幻迷们开始制作散发煽动传单了。所请煽动传单这个名词现在已经没人用了,指的就是煽动(agitation),也就是写着潦草的『政治的演讲文宣』的宣传单。

之后旧体制的温床『联合会议』就此解体,转而设立了不是只有一部分菁英能参与,而是全部的科幻迷都能够加盟的新联合组织。

当时这份煽动传单写着以下的文字:

『我认为,我们不要变成现实主义的“因为科幻存在,所以要开科幻大会”,而是得要一面追究科幻到底,一面寻求科幻大会的志向性才行。

科幻不是高高在上的小说,同时也是能够对应人类文明与多样性的小说。只想着科幻而不去思考文明是不可能的,在人类文明面临最重要的转机时,对科幻的思考却日复一日抱持着机会主义的看法度过,这是不对的。

但是科幻界却是以权力为尊,我们如此地思考问题,却被视为造反。依在下的想法。比起理论斗争,倒不如说科幻是理想主义的城堡,不正足以当作文化的前卫吗?』

恐怕各位根本看不懂这一段在说什么吧。总之就把这当成有些年轻人正处在愤怒之中就对了。

所谓造反,就请当成年轻人对大人说:『你错了,快退休去反省吧,』的一种运动。我想严格说来这意思应该不太对,不过我是与学生运动无关的世代,也没经验,所以无法正确地告诉各位。而在《简史》中是这么写的:

『一连的造反运动之下,如同前述,造成了从『TOKON5』委员长柴野氏开始,全部董事中枢都辞职了(柴野氏也辞去了联合会议议长之位),相对地年轻一代的科幻迷开始加入。

(中略)在一九六九到七年发生的此一事件中被告发的科幻大会系列,之后毫无改变,专业冷笑话式的企画或是独特癖好者共谋式的活动依旧因循苟且地持续下去,世代交替只是让“视觉化”这种新趋势出现,除此之外完全看不到任何进步。』

然后总结:

『就这样,在运动与斗争的尽头,青少年同入团体崩坏了。也证明了第一世代的理想“与成人的同入团体齐肩并行,始终以前辈交棒给后辈的方式持续下去”是错误的。这并不像学校的社团活动一样可以新陈代谢。』





科幻的崩坏

[/p]

如何?

这不是很像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吗?

当我好不容易把御宅的概念建立起来时,我也以为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当我们不分动画迷、漫画迷或军事迷,都被丢进了名叫『御宅』的这间集中营,然后在里面建立了御宅之国度,号称我们所做的事才是真正的有趣时,我也以为因为我们都是爱好者,所以能超越世代问的鸿沟,一直和睦相处下去。

但是,这只不过是因为我太过天真而犯下的错误。看过一九六九年到七〇年科幻界所发生过的事就会明白了。

科幻界已经发生过这样的历史了。

也就是说,以青少年科幻之名,一群国中生、高中生发起招募科幻迷的运动,然后在成人们的科幻大会上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言论,还开演讲会,给了年轻人发表的场地。然后整个社会都被当时的学生运动所波及,突然就开始了『总之,我们要和上个世代对立!』的热潮。

可是,彼此同样是科幻迷,说要反抗上个世代,其实也没啥好反抗的,为什么?因为只不过是兴趣而已嘛。

当然,这也是因为年轻的世代难免有反抗心,所以总觉得上个世代的人们不管讲什么听起来都不太对劲。

然而当他们去质问这些『觉得不太对劲』的事情时,上一世代却说『不不不,因为你们是年轻人所以会反抗啦。』用这种站在高位的观点来说话,而且还不是否定,而是肯定他们。

这一来纠纷反而愈来愈大。原本上一世代的人还会轻松地看待并说:『因为是年轻人所以会反抗啦。』等,终于也会厌烦而不干了.然后年轻世代就自命为后继者而站上大位。

可是正因如此所以才要说,并没有因为这样而造就出理想的科幻业界啊。到头来,从那以后科幻迷们也只是因循苟且,持续着只有同好之问共谋的活动。

这是离现在将近四十年前的陈年旧事了。但是,我觉得与现在的御宅被围困的情况非常相似。


译注 之所以会如此说,是因为《机动战士高达》中的人型载具Mobile Suits(简称MS)一词,就是从海莱因的名作《星舰战将》(Starship Troopers)中的动力装甲服而来。




本帖最后由 yedacong007 于 2010-9-12 06:34 编辑



第7章


贵族
主义与菁英主义


图像毁灭了科幻

那么,科幻为何被消灭了呢?

科幻被毁灭的最大原因,就在于图像表现式(影剧、动漫画等)的科幻。当然,我说它是原因,并不是说是它不对;只是单就事实上来说,它是整个事件的原因罢了。

图像武科幻愈是推广,就愈是让简单易懂的科幻深入大众人心。在此之前,所谓的『科幻』就是科幻迷之间常说的:『只念过一本当然不够,就算念过一百本也还是不够,至少要念过一千本以上,才差不多勉勉强强能搞懂科幻是什么。』听起来像是鬼扯一样,可是这真的是科幻迷之间的『常识』。

我在学生时代时,也以自己算是某种程度的『读过科幻』而自豪。可是当我跟学长们说『我懂科幻』的时候,就被反问了。那你念过这本没?读过那本没?然后就像这样列举了一大串根本都还没人翻译的科幻小说来问我,我只好说『没念过』,结果就是被骂:『你根本不懂科幻!』

我为此很不甘心,所以从高中二年级到三年级之间,开始自己一手拿着辞典一手写下译文,硬是去读这些原文科幻作品。总觉得自己非得这么做不可,当时所谓的科幻,门槛就是如此之高。

当然,如果只是单纯地当个读者,以娱乐的范围来读的话,有些作品也是谁都可以读得很高兴的。可是这里所指的并不是这样,这里所指的『看得懂科幻』是包括『投身于科幻界』这件事在内的。要这个世界承认你『懂得科幻』的话,那不好好特训一番可不行啊!那个时代就是这样。

然而那些因为看了《机动战士高达》、《星际大战》而进入科幻界的人,却是在一瞬间就『懂得科幻』了,至少他们自己都自认『懂得科幻』了。就算那些先进前辈们跟他们说『你们还不行啦』叫他们发奋努力什么的,他们也只会觉得太麻烦、没必要而已。当他们在看《星际大战》,觉得『在塔吐因行星上,双子太阳西沉的黄昏那一景,真是帅毙了,』之时,他们在那一瞬间就已经『懂得科幻』了。

其实这种『懂』法也有它的正面意义。的确,有的科幻是可以一瞬问就看懂的。这种在一瞬间就能抓到的概念,有时真的是与读过了上千本科幻书籍后才明白的『就是这样!』是完全等价的。

但是,像这种因为『简单易懂的科幻』而进入科幻世界的人,后来就只会去找更加『简单易懂』的东西来看!结果就会变成只看『简单易懂的科幻』,对『艰涩难懂的科幻』敬而远之。

『反正我已经看过动画版了,书本什么的不必看也无所谓了啦。』

『从前的日本科幻作品不必看也无所谓啦。咦?喜欢科幻也不一定非要读过小松左京的书不可吧?』

结果就会变成这样子。愈是轻松愉快的东西就会愈快普及化,这是必然的。

换句话说,以前的科幻迷那种『非念完上千本书不可』或者『还没有译本的外文书就自己翻译看懂』等,是相当具有求道精神的行为。无论是什么道,求道者就是要追求极致,要能独当一面就一定要苦练修行方可,修行与精进都是理所当然该做的。当然,秉持这种精神的话,无论再艰涩困难的东西,都会渐渐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结果,科幻爱好者的人口是渐渐变多了,但相对地『科幻虽然很了不起,但是不经常用功可是不行的。』这种共通文化却也消失了。以前那群国中生科幻迷『为了让科幻变得更普及,我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呢?』的那种烦恼,已经没人能理解,也没人能继承这种精神了。


所谓文化,不是只靠『方便』和『爽快』就能建立起来的。

大年初一不去神社参拜一下就会觉得心里有股愧疚感。

每逢八月十五曰在电视上看到『终战特集』或『战争特集』等特别节目,就会觉得『啊,又到了这个季节。』

看到女孩子穿着裤裙走在街上,就会想到『又到了毕业典礼的时节了。』

每到年底就在烦恼该给哪些人寄贺年卡。

以上说的这些就是现代的日本文化。换句话说,所谓文化,就是某种义务咸、某种季节感、某种行动样式等与『方便』、『爽快』无关的事物之集合体。


当科幻界里每天只会寻求新的动画或电影的科幻迷变得愈来愈多时,就已经丧失了『科幻文化』。这也就是为何说『科幻已死』。



『萌』会毁灭御宅?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御宅』和『萌』身上。人只要一瞬间就能感受到『萌』。而『感受到萌的人』就会把『不萌的事物』都排除掉。

『因为我被萌到了,所以我就是御宅了,我所不懂的御宅领域?那种东西根本没必要啦!』就像这样。

从前御宅被称为文化时,是一种近似苦修的斯多亚学派,甚至常有『我还不够格称为宅』、『我认为自己宅度还不足』的说法。

以上这是将近十年前的御宅的概念,也是御宅界通用的概念。一直到第二世代的御宅都还抱持着这种概念。

『不不,我还不行啦,说不上是御宅啦。』这类说法曾经存在过。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却变成了『会萌就是宅』的说法。

这就跟因为『会萌才是宅』,所以『冈田自认不懂萌,所以不配当御宅』这种论点一样荒谬。


简单易懂的东西当道,结果让科幻灭亡。

同理,在御宅的世界里也是『萌』这种简单容易的速食品当道。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就可想而知了。那就是除了『简单易懂=萌』以外的作品和感性都会被排除掉。

只要是御宅,就算是喜欢漫画,也对军事或铁道等东西多少知道一些。当然,既然最喜欢漫画,那就连少女漫画或剧画也一定要知道才行。

从前这种被称为『身为御宅必须具备的教养』已经渐渐被排除了,变成了『我只要看我喜欢的东西就好』这种短视的价值观。

这就是科幻灭亡时,景况与现今的御宅界极为相似之处。

不过我说的什么灭亡、死掉等,只不过是我所认定的『坚强的御宅』而已,也请别忘记这点。这里说的只不过是指我所定义的御宅罢了。

我所定义的御宅,是选择了自己的兴趣,就算它们像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也罢,对于这件事,能用强韧的精神力和丰富的智慧来对抗世人歧视的眼光。这才是御宅!

『大家的喜好都只是人云亦云,只不过是怕被众人排挤而选择的兴趣而已;但我们不是!我们是因为自己喜欢,所以才选择了它,而且就算现在因此而遭到歧视,也一样会选择它!』

我认为要有这样强烈的意识和自负,才配称之为御宅。然而这种名叫御宅的强者已经渐渐没有了。反倒是一堆成天哭诉『这世问不能理解我的兴趣,都是这世界不好!』的弱者变得四处可见


御宅贵族主义

我的想法也可是说是一种贵族主义吧。我打从心底认为『御宅是一种贵族』。不,该说我曾经如此认为。

『因为我是贵族嘛,所以我和一般平民的感觉不一样也是当然的。这根本不是什么好坏优劣的问题,所以被搞错也无可奈何。』这就是我的御宅贵族主义的思考方式。

这可不是我虚张声势。要当个贵族可是很麻烦的。为什么?因为贵族是伴随着『noblesse oblige』的。【“noblesse oblige ,衷心希望你今后依然是位优秀的救世主”首先想到的是这个……】所谓『noblesse oblige』就是『高贵的义务』,其概念就是贵族特有的义务,可以当成是这群大人物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也背负着的义务。本来的意思,是在战争的时候贵族必须比任何人都要先参战,要比最前线的士兵还要先战死以保卫平民。

也就是『生来就高高在上的人,必须背负社会的义务』之意。

这不是指那些靠实力出头天的人。靠自己的实力创建公司当上老板的人,或者凭自己

的实力定上菁英之路而当上董事长的人,他们并没有『noblesse oblige』。

我虽然说不上是『从一生下来就是御宅』,但我认为我的确是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已经决定了自己要成为御宅的方向性。

所以我认为御宅是贵族。而我也认为御宅是有了『noblesse oblige』这种『高贵的义务』的。

为何非要念过上千本的科幻书籍不可呢?这之中不是也有许多是根本不喜欢的,还有根本看不懂的吗?但即使如此还是非忍着念完不可,不用功努力可不行。

无论觉得多无聊的作品也得忍着读下去,至少一定得要看完第一集才行。

敢自称是御宅的话,就要有这种修道的精神。就算说『我不懂萌』也一定要搞懂才行。我认为这才叫御宅。

从前我们的那些大前辈,就是一九六四年那群国中三年级学生。为了要让科幻普及,还会想着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我认为我是他们的嫡系子孙。

要当御宅,就要把喜欢动画、喜欢电玩或喜欢漫画等事情都不只当成是『自己的兴趣』,而是要当成自己人格形成与为人修行的道场,

所以,就算有人批评你,在你背后对你指指点点,也要当成理所当然。这就是选择了成为『御宅』这种贵族的生存方式时所背负的义务。

这种贵族主义并非是我个人的特殊感觉。虽然不一定同样使用这种语汇来形容,但第一世代御宅的成员,保证都有这种共通意识。或许不会像我一样说出这么极端的话,但这是第一世代人们的特征。


御宅菁英主义

相对的,第二世代也就是现今三十多岁的御宅们,特别是御宅业界的评论家之类的,他们不是『贵族主义』,而是『菁英主义』。

贵族主义的人在传播推广动画的时候,本身是以志愿军的自觉去做的。

『我们贵族天生就比较聪明而高品味,所以能享受动画之美;你们平民大概无法理解吧?那不教会你们可不行啊,因为我是贵族嘛。』

但是,『菁英』与『贵族』的态度是不同的。

他们的态度是:『你们看不懂动画之美,是因为你们还不够用功!』

『我是努力用功才变得这么厉害的,所以才能理解这个作品的好,你们无法理解这个作品的好在哪里,是因为你们太笨!太不用功,』

所以,在批评《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时候,他们也不把这作品的『到底是哪里厉害』向一般人讲解清楚。『我能看懂到这种地步!怎样!我很行吧?』『连EVA都看不懂,表示你们还不行啦,』这就是第二世代发言的态度。

有一段时期,因为《福音战士》大红特红造成热潮,出了一堆谜本和作品解说,对他们来说这部动画作品正好救了自己,趁此纷纷出头。以此为根基发表了『我才是能“正确”理解这部作品的聪明人!』之类的赢家宣言。

这不是他们的人性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他们是『菁英主义』。


怎么看都是有点自命不凡的酸味,虽然也可以说他们是实力主义啦,不过他们之所以会有『反正辩到你没话说,我就赢了』的价值观,也是肇因于此。

菁英的想法是『只要努力用功,一般人也能懂得这个的美好的。』

我们第一世代御宅,也就是贵族御宅的意识是很冷淡的:『一般人是不会懂的啦。我们因为是贵族所以能懂,可是一般人不是御宅嘛。』但他们则相反,非常地热血。

无论是任何人,都应该能懂御宅作品的美好之处才对,所以,你要是不懂,那是你不够努力!他们得出了这种结论。

这结果就是:御宅第二世代对于学术界都抱持着相当的善意。范例之一就是:对于学者老兄们的御宅论都非常喜欢。

因为这样可以利用御宅作品,使御宅在一般社会中获得较高的地位。

第一世代因为本来就已经认为『因为我们和一般人不一样嘛』,所以早就放弃了,对于什么社会地位的不感兴趣。然而第二世代为了要得到学术界认可,所以成天都在想到底是东浩纪讲的才对,还式斋藤环讲的才对,或是了不起的精神科医生讲的才对……等。

因为是学术界讲的话所以有价值。之所以会变成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是菁英主义。

『御宅是很了不起的』,这是他们想要说的。


贵族和菁英的反目

我身为第一世代御宅,有时也会说『御宅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这种话,偶尔也会说『我很厉害』之类的话:但是,我绝对不会把两者混淆而说『因为我是御宅,所以我很伟大。』这种话。为什么?因为贵族是没必要说『贵族很伟大』的。因为不用说这种话也知道自己很伟大。

然而第二世代的御宅评论家却常说『御宅是很伟大的』。这种话在我们贵族看起来只会觉得很没品。你们就那么想要被一般社会所接纳吗?我只觉得『就算是东大学生也不见得能理解动画的美好吧?他们够用功了,可是也当不了御宅啊。』

我自己有在东大开『御宅讲座』,但我的态度也只是『并不是因为在东大讲课所以就特别有意义,只不过对于那些当不成御宅的世人来说,这符合他们简单易懂的价值观,所以我利用了此事罢了。』、『像我这样虽然只不过是当个兼任讲师而已,但我就可以对人说“你好,我是东大的,我有开课,这是我出的书”……等,这不是很方便吗?』像这样而已。

所以我会觉得『你们啊,真的这么相信学术界讲的话就有价值吗?想得太简单了吧?』

反过来说,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就像菁英看到贵族,只觉得一肚子火。

『什么宅王之王,在业界还像高级顾问一样,架子倒挺大,一看就知没啥实力。你根本没看过这个对吧?你根本不知道这本色情漫画杂志上的那部作品对吧?你啊,根本就跟不上现在最新的作品了吧?所以才不会为表现的自由而战吧?』

我反而招来了他们这种反感。


也就是说,像我这种第一世代看来,第二世代那种拼命努力想要在一般社会中求得地位的行为,只觉得难看到看不下去。另一方面。从第二世代来看我们第一世代,也只觉得『只不过早出生个几年,就把好处全都先得了,还自认是什么王者,白痴!』就这样对立起来了。

如果说第一世代与第二世代的御宅会发生这种世代问的争论的话,我想其本质,就是像这样的贵族主义与菁英主义的对立。

第一世代原本就是自己很清楚地选择了御宅主义这条路,所以不管别人对这件事说什么都统统不在意,简单的说,这群人是以一些傻愣愣的少爷小姐之类的人为中心的。而相对的第二世代则是在宫崎勤与奥姆真理教……等动乱之下长大,不管是御宅的兴趣,自己的兴趣都遭到社会大众的迫害、批判,就在这种环境下从儿童时代一直到学生时代,所以他们是带着一股『无论如何自己一定要保护自己才行』的迫切感长大的。因此,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从学术界求得救援。

但是,这两个世代之问并不是只会反目成仇,其实大多数时候都很谈得来,交情也不错。所以从旁观者看来,会觉得双方都是一样的。


贵族主义也好,菁英主义也好,其实根柢上来说都是一种优越感,所以彼此问也都摸透了对方的底。正因为彼此间相当了解对方,所以也会因为在乎这种差异而吵架。


第三世代很敏感

但是,现在第三世代出来了。对他们来说,贵族主义或菁英主义都一样没用。『上个世代的都只会讲些什么修道啦,普及啦这些麻烦的东东,我才不认识他们咧。』正因如此,所以对他们来说,我们统统都没有用。

因为在旁观者看来是不会去分什么第一世代还是第三世代的,所以现实生活中,要是在工作中或大学里被人发现爱看漫画或爱看动画,就会被周围的人嘲笑、欺负。那,这种时候,第三世代的反应是什么呢?

他们绝对不会像第一世代的人那样,『我根本不会去在意这种事,你们这些平民百姓不懂是当然的』,绝对不会这么说。

同时,像第二世代那种菁英那样,告诉别人说『因为御宅是很厉害的,所以要引以为傲』……等,也只会让他们很为难。就算再怎么告诉他们:『你之所以被一般人排挤而讲不出话来,是因为你不够用功,理论武装不足所致!』他们听了也只会很为难。

也就是说,在第三世代御宅看来,菁英或贵族都是没用的。菁英的人就算跟他们讲:『好好看这部作口品,让自己更精进。』或『去看这部了不起的大作吧,这一来你也会懂了。』……等,他们也不会想去看。因为他们的想法是:『只想看自己看得懂的作品,只想看自己喜欢的作品而已。


没有中心概念

为什么呢?因为第三世代的人们,这群以『萌』为中心的御宅,他们承认自己心中的软弱,他们只想找个忘却现实的逃避场所。

当然,第一世代、第二世代的人的心中也有这个部分。可是第三世代的人这种倾向却特别强烈。因为当御宅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是个『认同』的问题。

也就是说,自己身为御宅这件事,他们不像第一世代是『赌上自己一生的兴趣』的问题,也不像第二世代是社会性的问题:第三世代是当成了『我自己』的问题。

这不是『要如何在社会中生存下去』的问题,也不是『我的兴趣如何如何』的问题,而是『选择了这种生存方武的“我”,这样真的可以吗?请你告诉我“可以”。』是这种彻底的『认同』问题。


正因为是认同的问题,所以对他们来说,『这样就是御宅』这种中心概念是不存在的。他们的中心就只有『我自己』而已。

第一世代和第二世代是有中心概念的。我认为我所谓的『坚强的御宅』也是中心概念之一。

然而第三世代的御宅彼此之问,并没有彼此共通的思想。他们有的只是『萌』这种感觉而已。因为这只是一种感觉,所以就算语言上是同一个字,但『萌』这种感觉是无法共有的。

宅女们之所以无论如何都无法创造出『这样就是腐女子』之类的定义或中心概念,正

是因为她们把『身为御宅』一事视为『认同』问题所致。

所谓『认同』,就是去寻找『我和大家在这个地方是不一样的』。所以就算有人说『腐女子就是这样的人种』,她们也不会去注意那些『说中的部分』,只会去找那些『没说中的部分』。

同样的,对第三世代的御宅来说,他们也是把身为御宅一事,当成了认同的问题。

所以他们根本就不承认中心概念这种东西。要是承认了那种东西的话,自己就会被排挤了。为什么?因为如果有『御宅是这样的』这种中心概念的话,那一定会有少许地方与自己不符合。然后他们就会很在意这些『不符合的部分』,又觉得自己被排挤了。


就算嘴巴里同样在说『萌』,每个御宅的萌点都各不相同。所以虽然只有使用『萌』这个字是一样的,但也会感觉到总算有人跟我是一样的了,有点安心的感觉。所以,对于这个『萌』到底是什么的评论也丝毫不感兴趣。既然听到难懂的字眼就会觉得『我不懂』,那干脆就不要这个中心思想了。

第三世代御宅的兴趣是彻彻底底的『我自己』。

所以除了『我自己』所喜欢的作品以外,其他的价值都统统一律不承认。【感觉还真是自私啊】


就像从前的科幻迷一样,我们御宅从前拥有的那个『互相理解』的幻想,已经没了。『我大致知道你想讲什么,虽然我迷漫画,他迷模型枪,但我还是懂得他在说啥,因为漫画里也会有手枪出现嘛。』像这种互相理解。虽然说可能只不过是幻想而已,但也是能够共有的『共同幻想』。

但是,第三世代却只要共有『萌』这种感觉就够了。就像天上放烟火时大家一起欢呼一般,因为在那一瞬间会产生一股像融为一体般的『共有感觉』,而这种感觉的共有是绝不会否定『我』的。


各自的壁垒

这种中心概念或认同等问题,也许有点难懂,所以我再多补充一点。

对第一世代的御宅来说,因为身为御宅这件事的『中心』,是自己某种兴趣的对象,例如科幻、动画或漫画等。所以会集中在这个『中心』,而自然会与周围的普通人之问产生一道『隔阂』,但是对御宅来说并不在乎这种隔阂。『因为我们是贵族嘛,所以当然会与一般人之间有道隔阂啊,这是没法子的啦。』像这样的隔阂。

当然,所谓有隔阂,并不表示会与周围完全断绝往来。而是接受了有隔阂存在这件事,但是对于要如何造个出入口一事,并不操心。

对第二世代来说也是有『中心』存在的。但是他们对于和周围的『隔阂』一事相当敏感。他们主张『之所以会有隔阂,并不是我们的错,』所以当他们听到学者们说『这个隔阂存在是有正当性的,并不是你们不好。』的时候就会觉得特别高兴。虽然对于前一世代漠不关心的态度觉得很火大,但是一来毕竟是有着相同的兴趣,二来又是前辈,所以也就算了。

然而第三世代却是因为『萌』而当御宅的。所以这种人的『中心』不是什么特定的领域或作品。因为『萌』的对象并不是特定的东西,而是包括了『自己本人在看时的反应』在内。也就是说,他们所关注的中心,不是科幻也不是动画,而是『对该事物有反应的自己』。【有点理解不能……看来我是第二世代的人咯】


所以,对他们来说,『当个御宅所必须具备的教养』之类的,都只是不必要的麻烦事,因为他们真正有兴趣的只是『自己』而已。

当然,这一来也会与他人、社会之间产生隔阂,可是要讨论关于这层隔阂之事真是太麻烦了。为什么?因为这个『自己』也包括了隔阂在内。因为各自都有自己的兴趣,所以彼此之问也无法『共有』这层与外界的隔阂。所以他们无法产生共通概念。所谓的认同问题就是这么一回事。


民族的认同

实际上在民族的认同问题上也可以见到类似的现象。例如从前就有一群被称为印第安人的『美国原住民』们。

在好莱坞的西部片中,把他们演成了会用手拍打嘴巴怪叫,穿着有羽毛的衣物,还会拉弓射箭,和白人牛仔战斗的一群人。

这种号称『美国原住民』的人们已经不存在了。当然,他们的子孙都还活着.可是已经没有民族的尊严了。至少已经无法维持他们过去与白人战斗时的那种『民族文化』了。当他们喝着白人做出来的可乐,穿着T恤的时候,就已经是另一回事了.

同样的,爱奴人(注1)的子孙现在也活得好好的,但是从纯粹的意义上来说,继承其文化的爱奴人已经不存在了。就算现在还有绳文人(注2)的子孙,我们也已经不是绳文人了。日本人或许是武士的子孙,但我们之中已经没有一个人是武士了。


如果要维持文化上所定义的民族,那就需要有物理上的界线,以及排他的文化。

也就是说,印第安人为了要成立『美国原住民』的概念而与白人交流,可是在白人的文化中,所谓的印第安已经活不下去了。以生物上的民族来说他们当然都还活着,可是民族的文化已经死绝了。顶多只能模仿祖先们做的民俗工艺品摆在得来速餐厅里卖,而且变成了这副模样。就只能这样生存下去.

我出生于大阪,所以对于日本韩裔们拼命把自己的儿子女儿送进韩文学校的事,我是很熟悉的。我也很清楚,他们为了维持所谓的民族文化,付出很大的努力,如果不是有着共通目标的话,是不可能有这股莫名其妙的气魄支持他们如此做下去的。

每逢假日就要把亲感们都叫来一起聚会,过年也一定要团聚,还要彼此口耳相传把这个习惯维持下去。亲感们的结婚典礼就算不想去也得全部出席,有葬礼也要全部到齐。连上高中也要保持这样去上学,房间里也要挂着某些照片……就算被四周的人歧视,也要穿着韩文学校的制服,从国中到高中都去韩文学校。如果不严守这些规矩.那所谓的韩裔就会在日本消失了。

他们很清楚,要让韩裔民族文化在日本的国内得以生存下来,就必须要用『文化的认同』来造成与外界的隔阂,并且全员努力维持守住,绝对不能让『日本』这种异文化融入其中才行.


努力消失了

就这层意义上而言,一旦失去了共通文化,或说失去了名为『互相理解』的幻想,御宅就等于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我才说『死了』。

虽然『死了』这种话说得很过分而难以理解,但是这个文化已经维持不下去了,与其他人的文化非常轻易地就混杂在一起了,只要会『萌』的人就能简简单单地混进来,因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成了语言的共有。

在这种状态下,御宅文化是不可能维持的。不,应该说就是因为变得不可能维持,所以才变成这种状态。所以,我才说御宅已经死了。

要维持所谓的文化,就需要有自尊、自傲这种正面的排他性才行。日本韩侨就是一个例子。如果没有自尊、矜持及像义务感一样的东西的话,终究还是无法维持。

在『维持自尊』这件事情上,贵族主义和菁英主义的人都做得相当好。

但是现在的御宅世代却统统不需要,已经完全没有自傲、自尊或自信等东西了。剩下的只有以『萌』为代表的快乐原则而已。

到这种地步,所谓的御宅已经死了。到底是今天死的,还是昨天死的,或是去年死的,我也不知道。大概打从十多年前我们被世人认知的那时候开始,就已经开始步向灭亡了。

而从《电车男》之后,因为人数爆发性地增长,御宅市场一下涨到数十亿,甚至数百亿日圆。这就像是一场备极哀荣的盛大葬礼吧。

所谓御宅文化死了一事,并不是什么坏事。也不是要找出凶手,就算悲伤,就算愤怒,也无可奈何。

《电车男》或人偶模型等掀起了大热潮时,御宅虽然觉得很丢脸,很看不下去,可是也不全然是痛苦的事。

如同各位所知,死掉的是贵族主义和菁英主义,是第一世代和第二世代所体现的御宅,亦即我所拥有的御宅的概念死了而已。

说起来,是『御宅统一民族』这种幻想死了。是『御宅们大家都是一起的』这种想法死了而已。

能够为御宅情感代言的评论家或学者,都已经不存在了。当御宅还活着的时代里,曾经有过一个为御宅全体的事物着想,把周遭的人所说的那些『其实是每个人都一定要自己来讲才行』的事情,寻找词汇以换句话说的学者、评论家、号称宅王之王的人存在过。

但是现在已经不需要这种人了。

御宅已死,御宅评论家和学者也都死了,而宅王之王也死了。因为已经没必要存在了。


灵魂的真心话

从此以后,『喜欢动画』、『喜欢电玩』、『喜欢铁路』……等众多『喜欢』的感情,都只好由每个人自己来保护了。已经不再有『因为我是御宅所以喜欢』这种借口了。【不过这边是“我喜欢这东西所以是御宅”——算是逆流么】这块逃避用的大陆已经不存在了。

从前有『因为我是御宅』这种理由在支持着每个人的感情,并且以权威的姿态来让大家的感情正当化,但现在已经没了。当然,这世间对于『选择自己所爱事物的人们』,也就是所有世代的御宅,都会抱着有色眼光对待。而且无论如何都会排挤你。

贵族主义那套『你们不理解我也无所谓』的想法已经不管用了。菁英意识的那套『明明是这 美好的事物,不了解是你们不对!』的态度也已经不管用了。

到此地步,我们终于明白了那个在『青少年真心话大会』大喊着『请大家理解我!』的年轻人,他所喊出来的是他的真心话。他的主张也许很愚蠢,但对他来说却是真到不能再真的真心话,是灵魂的吶喊,即使表现方式很幼稚。



译注 1爱奴人(Ainu)是居住在库页岛和北海道的原住民。

[/p]


2
日本新石器石代的原始人。处于农耕文明发展前,以狩猎为生。




本帖最后由 yedacong007 于 2010-9-12 06:47 编辑


【这一章有点跑题了……姑且看着吧】


第8章


御宅之
,以及转生


从御宅变成狂热分子

我虽然说了『御宅文化』及『御宅』已死了,但是我完全没有嘲弄御宅或说御宅已经落伍的意思,真的一点都没有。

重点是:在御宅文化死后的现在,御宅们又回归成普通的个人,从前是御宅的人们,现在全都只好变成狂热分子了。我要说的是这件事。

御宅与狂热分子的差别何在?就差在『是否成为一个民族』上。

虽然有『御宅文化』一词,但却从来没听说过有『狂热分子文化』这种说法。有『像御宅一般的穿著和语气』这种说法,却没听说过有『像狂热分子一般的穿著和语气』这种话。这也就是说,狂热分子是一群没有群众起来创造独自的文化之人们。

御宅会群众而形成民族,但狂热分子只能孤独地各自朝向自己的道路前进。

而现在『御宅文化』和『名为御宅的统一概念』都已经变成没有了,所以所有的御宅都会变成狂热分子了。



从前在江户时代有一种民族叫『数寄者』,也称为『道乐者』
(注1)。所谓数寄者,就是以『纯粹』这种概念为中心,将茶道、花道、道具、建筑、诗歌、绘画、书道……等广范围的领域给统合起来的一大文化主导者。

他们是以被人称道:『那个人,以数寄者来说是一流的。』为目标,平常自谦『我还不配当数寄者啦』来切磋琢磨自己。并且有着『在那个领域里是比不上他的,但在这项领域中就是我比较强。』这样的自尊。

但是,江户时代崩坏了,数寄者文化也灭亡了。当然,这些数寄者都活了下来。只是变成了单纯的古道具狂或绘画搜集者,四散流落各地而已。


一个文化灭亡之后,该文化的主导者们,就会变成各自领域的狂热分子继续活下去,这是历史的法则。

御宅文化也一样。御宅文化,也就是『有着成人风味的儿童文化』,曾经席卷了战后的日本文化。最初是以漫画或动画为中心的御宅文化,仔细留意就会发现,连文具或杂货……等设计思想,许多领域都已经被御宅文化所占领了,建构成一大文化帝国。

从前我在《御宅学入门》一书中曾写道:『御宅是江户文化的正统继承人。』如同江户文化死亡而数寄者变成狂热分子一般,身为战后昭和文化的御宅文化死了,御宅们也必然全都会变成狂热分子。

可是,正因为御宅文化正在灭亡,所以反而开始受到评价了。亦即现在御宅民族正面临灭亡,而御宅们终于得到他们所渴望的社会评价了。

距今数十年前,外国人对日本文化的印象不外乎富士山、艺妓、武士……等所谓的江户文化的东西。在那种时代里,日本人很迫切地需要建立『日本的固有文化』。就算索尼【原文“新力”,这边比较熟悉的译名好了……“索尼罪大滔天”】或本田的产品在国外卖得多好,也只是让外国人嘲笑是经济动物,而产生了更多的情结。

当时日本的文化厅很积极地对外介绍现代日本的文化,然而不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引人注目。每次举办日本展览,外国观光客爱看的都还是江户文化相关的东西。现代日本文化中除了黑泽明、小津安二郎等导演作品之外,外国人几乎都不想看。

『只是很会赚钱,毫无文化及创造性的民族。』

这就是全世界替日本人烙上的烙印。

就算盖了再多条高速公路或摩天大楼,也不会有人把日本当成一流国家对待。那是因为日本没有固有文化,全都是仿效西欧文化的模仿文化而已。只会追着西方欧美国家跑,然后模仿他们,全都只是二流罢了。

而在这种情形下,有个文化厅向来连看都不看的,或者该说是一直隐藏起来的『御宅文化』,却在无意中让全世界都接纳了。日本人如此渴望能有一个『被世界所接纳的,由现代日本所产生的文化』,而这正是御宅文化。

现在这个世界上几乎可说没有几个小孩不受动画、电玩、漫画、偶像明星……等日本文化所影响。

只花了不到三十年就完成如此壮举。

从明治时代以来,日本人花了上百年都无法做到的事,御宅文化却只用了三十年就做到了。而且还达到了远高于当初文化厅所期望的层级。

在逐渐迈向灭亡的现在,御宅文化终于可以得到评价了。这是多么讽刺的历史恶作剧呀。

日本人也差不多该给御宅文化一个正当的评价了,不是吗?不是因为什么『能赚到外汇』,也不是因为什么『技术很高』,更不是因为什么『在国外很受欢迎』。

而是因为它是日本人从无到有,并珍惜培育长大的一大文化啊。现在正是应该带着引以为傲的自豪与爱情,来好好评价它的时机了。我是如此认为的。


自我感觉至上主义

前一章所说的第三世代的特征,与贵族主义和菁英主义相比,我称之为『自我感觉至上主义』。最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有没有萌到,所以什么身为御宅所必须具备的教养等统统都不知道,就是这种主义。

其实这种主义也并非御宅专属的特征,而是现在日本社会广为流传的一种主义。从前一个人要结婚或就职,都不是单靠其本人的意志来决定的。除了自己的感觉如何以外,还必须顾及家族亲人……等你所重视的入之『共同体』的意见才行。

然而现在日本人所重视的对象也变得愈来愈狭窄了。从亲朋好友变得只剩下家人,又从家人变成只剩双亲,又变得只剩下配偶或恋人,最后变得剩下『自我感觉』来代表一切。


这种把『自我感觉』放在最优先考量的做法,堪称是一种新思维。

例如说结婚。从前必须要自己的双亲和对方的双亲都答应才能结婚,有的情况还要得到双方家族甚至公司上司认可才行。但现在只要『当事人双方同意』这种不是私奔或被强迫的就行了。

就职也一样。没得到学校老师或双亲的认可就决定了工作地点,这是『不懂人情义理』的行为,一定要尽量避免。要找工作就要靠亲戚中有头有脸的,有的时候甚至还要去拜托连爹娘都得下跪磕头的『大人物』出马帮忙,才能定下工作。这在四十年前的日本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然而现在呢?首先就只考虑到自己。而且以『自己现在的感觉』为第一优先考量。『你真的爱这个人吗?』『我跟他结婚绝不会后悔,我“现在真的”这么认为。』这才是第一重要的要素,而且每个人都如此相信。『你说你喜欢这个工作吗?』『就算赔上一辈子我也不后悔,我“现在真的”这么认为。』只要如此相信,就一定能找到理想的职业。现在的人全都这么想。

这种『自我感觉至上主义』,把人们从以往『强调忍耐的坚强共同体』之束缚中解放出来了。相对的,当初结成并维持共同体的,靠的就是同族意识和共同幻想,而现在这些都被破坏了,也就是说这种『文化』本身已经被破坏了。

科幻界毁灭的历史,御宅又要重蹈覆辙。若是『自我感觉至上』主义再如此蔓延下去,那御宅以外的集团,甚至于全日本都有可能因此而崩坏。


日本与御宅【本章重点】

『为何日本会产生御宅文化?』

『外国,尤其是中国或韩国……等漫画、动画产业会追过日本吗?』

从数年前开始,我就常听到这种问题。而我总是如此回答:

『御宅文化是只有在日本这种特殊的土壤中才会生根发芽的。』

『因为没有和日本相同的土壤,所以中国或韩国要发展出御宅文化是很困难的。』

简单地说明一下吧。

所谓的御宅文化就是『明明长大成人了也不停止儿童时代的兴趣』。解析此一现象就会发现有两个要素:『日本的成人太像小孩子,就会变御宅。』和『日本的儿童文化很有成人风味,所以没必要自其中毕业离开。』御宅文化要成立,必须要有这两个要素,而且缺一不可。

在御宅诞生之前,也就是昭和三〇年代(一九五〇、六〇年代问》以前的日本,绝对没有成人像小孩这回事。小孩子都希望自己赶快长大成人,至少希望自己长高一点。而且儿童文化也明显地全都是『给好孩子看的』东西。少年少女们都希望快快长大成人,然后马上从儿童文化中毕业,以加入大人的行列中。

可是,当高度经济成长的弊病开始显露,也就是昭和四〇年代(一九七〇年代)后半,儿童文化慢慢地自『好孩子专属』中毕业了。当那些安保争议或学生运动的战士们投身儿童文化创作后(注2),动画或特摄节目中出现的角色也变得理所当然地『反体制』与『反权力』。比起努力和坚毅的人如《巨人之星》的星飞雄马,那些反体制的作品如《小拳王》、《鲁邦三世》……等更能掌握这个时代的脉动。因为有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儿童文化,所以日本的儿童文化有着『就算长大成人也没必要自其中毕业』的内容深度以及激进的表现,从此朝向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方向而进化。


还有一件事也是日本的特殊性,那就是『给小孩零用钱』。

数年前与法国的TONKAM出版社社长聚餐时,他就说:『因为日本人给小孩子零用钱,所以御宅文化才会根生柢固。』顺便一提,只有以日本为首的一部分东亚文化圈有给小孩子『零用钱』的习惯。

在欧洲或美国……等,是不能随随便便地把『金钱』这种权力给小孩子的。因为金钱这种权力,无论其持有者是大人或是小孩,都会有着相同的效果;所以若是把它给了小孩,简直就像把鎗给小孩玩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因为『枪这种东西,只要能扣下扳机,无论是大人拿着还是小孩拿着都会具有同样的杀伤力。同样的,钱不管是被谁拿在手上使用,都具有相同的价值。』【又想起《东之伊甸》了】

欧洲或美国的小孩是没有零用钱的。想要什么东西的话,就只能等大人买了当礼物给你。也就是说,他们只会买『大人同意的东西=给好孩子看的东西』。像那种有反权力的意味,或者有激进的暴力描写的日本制御宅商品,就算是对现在的欧洲的小孩子来说也很难弄到手,这就是原因所在。

可是在日本,给小孩子零用钱是常识。也就是说,小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拥有『进择自己兴趣的决定权』了。对我们日本人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在欧美的人看来,他们会认为这种习惯会『让理性尚未成熟的儿童受害』。

虽然在日本或亚洲是把小孩子视为『人所应有的原型』或『纯真的象征』,可是在基督数文化圈里却是将小孩子视为『理性尚未发达的小动物』和『需要保护及监视的弱小生物』。当日本的漫画或动画冲撞到欧美表现上的规制问题时,我原以为应该尽量从『零用钱问题=看待儿童的态度』这个观点来着手讨论的,然而却几乎没什么人注意到这件事,真是可惜。


日本给予小孩子『零用钱=自己决定兴趣的权力』。

同时,日本具备给成人看的那种有『思想或表现的激进性』的儿童文化又愈来愈多。

就是齐备了这两个条件,御宅才开始诞生。


平成型不景气的影响

可是从一九九〇年代以后,日本进入了不景气的时代,而且还不是从前那种『极贫→贫穷→小康』的『昭和型不景气』,而是『街上残留着泡沫经济时代的遗产=从前日本是很富有的→但是不知苦日子还要过到何时+不景气保证一定会半永久地持续下去』这种『平成型』,也可以说是『被不景气套牢了』的状态。

正因如此,所以小孩子都不想长大成人。

就算是大人,若是给他们机会的话,他们也想要变回小孩子,只是因为办不到而无可奈何罢了。

因为啊,在现实生活中只会看见『明天的日子说不定比今天还要苦』的征兆。老人年金出现漏洞,环境污染更加严重,贫富差距愈来愈明显,日本又进入了超高龄社会。每天都听着这种事情的话,不管是谁都会觉得『真不想当个大人』、『愈快长大成人愈不好』,这是当然的。

『小学生对于“在成人社会中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过度的排斥反应。』、『把“看起来比较年轻”当成美丽的第一优先基准。』

我们不知从何时起,已经习惯使用这种缺乏平衡的思考方式了。

在岩村畅子所写的《普通的家族是最可怕的》(新潮社出版)一书中指出一项事实:『想要让孩子一直相信耶诞老人真的存在』爹娘变得愈来愈多了。而且不是指幼稚园或小学低年级的小孩。该书中描述了许多父母亲『拚了老命似地想要让国、高中年纪的孩子相信耶诞老人真的存在』这种异常的模样。以下根据岩村氏的报告,介绍一部分这种爹娘的言论。



『为了不要让我女儿发现耶诞老人就是她的双亲,所以我和我先生还会另外送礼物给她。』
(有着十四岁的女儿的四十三岁的母亲)

『耶诞夜吃完晚餐后门铃就会叮叮当当地响起来,我的孩子们(十三岁及十岁)打开门一看就会发现耶诞老人留下了礼物给他们。我每次都会这么做,所以他们至今仍然深信不疑。』(四十四岁的母亲,据说还请附近的邻居帮忙)【人家阿虚早都不信了……】


父母亲为何会教育小孩『不要长大比较好』、『长大成人有害无益』?因为他们自己也这么觉得。


那么,我们之前已经讲过了『要成立御宅文化必备两大要素』。

『日本的成人太像小孩子,就会变成御宅.』

『日本的儿童文化很有成人风味,所以没必要自其中毕业。』

现在御宅之所以急遽地增加,并不光是因为御宅热潮或『萌』热潮之故。而是因为对于经济走进了死胡同的感觉,使全世代、全阶层的人都彻底地做出了『长大成人真是亏到了』的判断。

『成熟的判断』、『成人该有的见识』、『成人该有的品格』。

这些事情就算没有人一本一本地写新书来教导,只要都学会了就是成为『成人』的证据了吧。可是,得到了以上这些『成人的属性』之后有什么好处?从短视的眼光来看,反而要承受更多辛苦的事,而且还得经常奋发向上,这种成人的模样很明显地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且之所以只会用这种短视的方式来思考事情,正是因为只用『短期的感情冲动=现在的感觉』来判断,也就是『自我感觉至上主义』所致。

正因如此,御宅的总人口急遽地增加了。


『与其强迫自己当个大人,不如像个小孩子一样,活得还比较轻松愉快。』

这可不是现在的年轻人讲的话,而是日本的全世代、全阶层在无意识中所寻求的生存之道。

在学校里当场拍桌翻脸的爹娘们、在医院里殴打医生的病患。

在便利商店或吃茶店中发火骂人的顾客、甚至病态的奥客。

无论发生什么问题,都要把负责人揪出来,叫他下跪赔罪才甘心的传播媒体。

这些全都是我们自己,以及身旁『日本人』平均的模样。

如果不想承认『御宅已死』,就会变成一天到晚反复说着『现在的御宅真令人受不了,快变回从前的御宅吧。』等无意义的言行而已?

同样地,承认『日本已死』吧,至少承认『昭和时代已死』,不是比较轻松吗?总是说着:『最近的年轻人真令人受不了,』、『快点长大吧你!』、『有点品格和见识好吗?』等抱怨也是无济于事的。

像这类『做人要有品格、有见识』的价值观,也就是『从前的日本人』或『昭和时代的想法』等,都早已死光了。

这也不是『因为是世代交替,所以没关系』的问题,因为时代会随着变迁,而在人的脑子里不断地安装上新的作业系统。

拿现在七十几岁的人和四十年前的七十几岁的人相比的话,很明显地幼稚了许多。去看那些给年长者或奢侈品专题的杂志就能明白,他们只对长寿/健康、美容、美食、保全财产等事有兴趣而已。这种幼稚的欲望完全显现在其中。『只想尽量活得健康又长寿』这种欲望是多么难看而卑鄙啊,然而会这么想的大人现在也一个都没有了。


个人的时代

暂且,让我们把刚刚暂停的话题继续下去吧。

御宅死了。名叫『御宅』的共通文化及民族已经死了。

但是我已经说过,这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死掉了。所谓御宅已死,或许只是因为我们不再需要这层名为『御宅文化』和『御宅民族』的保护伞了。

从前曾是御宅文化代言人的宅王之王,也已经没必要存在了。现在只要用部落格,或者每个人各自的生存方武,把御宅作品的美好向外播送就行了。

『对外张扬只会惹来一身腥,又没好处,不如躲起来一个人悄悄地享受就好。』这种想法是没有用的。因为所谓的御宅已经不再是兴趣而变成是『认同』的问题了。所谓的『认同』也就是『我大概是御宅,可是……』这样的想法。如果只有前半句『我大概是御宅』那就是御宅了,但是这后半句『可是……』后面的部分才是『认同』的问题喔。

只要有这个问题在,无论是哪一种御宅论你都无法接受的。所以,你为了要被社会所接纳,为了要没有压力地活着,那就只好无论多辛苦多麻烦都要自己对外发言了。因为无论是谁来代表你对外发言,你都会觉得『讲得不太对』,所以到头来只会让你觉得『我好像没有归属感』而已。

『御宅』这个民族已经没有了,但现在是每个个人在『Youtube』或『Niconico动画』上观赏御宅作品的时代。从今以后,大概只剩下体育活动或新闻可以成为世代的共通体验了吧。

御宅死了之后,御宅们就只好各人独自去进行『我好喜欢这个』、『你说不定也会喜欢喔?』这样的小型版宅王之王活动。虽然可能会在意这样的推广活动太小,但也不需要勉强自己把活动搞大。所以说也没必要一个人龟缩在壳里,就照自己的步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物』就行了。什么『宅王之王』或『御宅评论家』的,不用放在眼里也无所谓!

然后听听前辈们给的忠告,因为可能会让你出乎意料地有更多乐趣,所以听一听也不要紧。

御宅虽然死了,但我们还要活下去。

既然要活下去,就要活得轻松愉快比较好。


承受『当大人的痛苦』

好,『从前的日本』及『昭和时代』都已经死了。

那些勤勉奋发,虽不擅长谈恋爱却很专情,虽不擅长『享乐过人生』但却很擅长拼命努力做事的『X计画』的时代的日本人,都已经不存在了。

小孩子都想快点长大成人,憧憬着『能够独当一面』的形象,以表现得比实际年龄还要成熟为自傲。这样的小孩子也已经都没有了。

每年新进公司的新人职员看起来都愈来愈幼稚,可靠的全共斗世代(注3)虽然再过不久就要退休,为了我们的生活,或者说为了活着的意义,也只好继续努力工作下去才行。

在『努力也没好处』『长大成人有害无益』『不配合我的人都是坏蛋』的现代社会中,主流的价值观每天都持续地安装到我们的心灵中。

『自我感觉至上主义』绝对不是毁灭日本的敌人。它是在我们自己心中已经被安装完成了『时代』的价值观。也是现在的日本生存的证明。

若是你觉得这种价值观令你不爽,也请别只想着去排除它,而要想着如何与它『共存』。不然的话,你就会变成要过总是无法原谅别人、总是批判别人、只会否定时代、只会说着『还是从前好』的人生。

话虽如此,但也没必要去迎合这种时代。就算大家都幼稚化了,也并不是『你也可以幼稚化』的借口。的确,我们每个人与过去的日本人相比,都显得很幼稚。但相对的,也表示我们有着纯真的心。

要保护自己的『纯真=像小孩的部分』,就要靠自己的『大人的智慧与生存方武』才行。也就是说,你若想要堂而皇之地享受自己的御宅兴趣,就要好好努力工作,就是这么回事。其实,这是初期的御宅们都理应具备的『智慧』才是。


大人的工作

这种用于个人的『用自己“像大人的部份”,来保护自己“像小孩的部份”』之法则,其实放到更巨观的社会上,也是照样通用的。

『保护身旁像小孩子一样的人,就是大人的工作。』

如果这句话你若听了不顺耳,我们就换个说法吧?

『任何人都拥有“像小孩子的部份”,所以只能由其他人“像大人的部份”来照顾。』

不管这个人是你的家人、恋人、同事、上司或部下、或者说不定只是正好在同一辆电车中的人,就算你不认识他,若是他有『像小孩子的部份』显露出来,你身在当场,就只好拿出你『像大人的部份』来照顾他。相对地,你或许没有注意到,自己也有『像小孩子的部份』,是由许许多多的人用他们『大人的部份』在照顾保护着你。

当然,『去照顾别人只是让自己吃亏』对吧?因为不想让自己吃亏,所以也不想照顾别人!我能理解这种感觉。

『虽然别人照顾我多少,我也该回报多少,但花力气去照顾别人还是吃亏呀。』

对,没错。

但是,有这种『对单方面的吃亏早已有觉悟』的就叫做『大人』。

『坚持要求单方面得到好处』就叫做『幼稚』。


我的故事差不多也该说完了。

这是一个关于『御宅已死』的故事。

御宅已死的理由是『社会变了,所以身为社会成员的我们,本身也变质了。』

虽然御宅可能已经死了,可是从今以后当然还是会有一大堆御宅的动画或漫画或电玩……等,保证会有许多快乐的事物。

正因为御宅已经死了,从此以后,喜欢动画、漫画、电玩、军事、铁路或偶像明星的人,也要稍微放弃『永远当个小孩子』的想法,让自己稍微长大一点,再继续你们的『御宅的兴趣』,就是这样。而且,想要享受这种乐趣,其实必需要有者『成人的智慧』才行。

现在的御宅都为了自己『身为御宅』一事的认同问题而烦恼。而现在的日本人也愈来愈搞不懂『最近所有的人=立刻暴怒,奥客般的普通人们』这件事了。

所以谁都不信任谁,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

所以不想让小孩子进入这个恐怖的社会=希望他们一直当个小孩。

可是,如果把小孩子们一直当成小孩子来养育,只会让『自我感觉至上主义』加速,只会让这个社会更快地从『不认识邻人』变成『不认识自己的小孩』而已。


我们以『御宅已死』之事为背景,而谈到了『名为昭和的时代已经死亡』这件事。

昭和死亡的理由,是因为所谓的时代,其本质本来就是『过程的产物』。也就是在『极贫→贫困→高度成长→因为太富有所以退废』这种狂飙中,所以彷佛就在一瞬问,数十年就这么过去了。但是,泡沫经济崩溃后将近二十年的不景气和持续加大的贫富差距,国民们已经不可能再找回那种『时代的气氛』了。

虽然昭和时代或许已经死了,但我们还得继续活下去。我们从昭和活到了平成初期,虽然时代的价值观依次持续地安装在我们的心中,但是每个人吸收多少、如何取舍,则是各人都不相同。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各自在心中有一幅『价值观的拼布』,而且没有哪两幅是一样的。

所以『认真工作比什么都重要』、『想快点独当一面』等所谓『昭和的价值观』,虽然说就『共同幻想』来说是已经死了,但却有可能仍旧残留在每个个人的心中。


很可惜,我现在并没有『所以在现代要如何如何活下去!』之类的处方笺,也没有这个问题的答案。只不过,身为从前的宅王之王,我只能提出像『以后御宅就这样活下去也还不错吧?』、『这样的话就能找到压力最小而幸福最大的妥协点了』之类的提案。

这可不是针对全日本人而说的话喔。

不不,我是没有那么伟大,不过也并不卑微就是了。

我只是觉得『像这种太过巨大的问题,如果不把它单纯化、模型化再来思考的话,是不可能掌握问题所在的。』
『在单纯化、模型化的时候所省略掉的那些细节,说不定正是文化的本质。』如此而已。

然而,当我今天写完这份原稿时,这个瞬间我只想写上『可能吧』做为结束。


『长大成人这件事也不全然是坏事嘛。』

『只会想着老了以后可以安安稳稳,过着健康长寿的美食生活,这样真的可以称之为“活着”吗?』


以上,谢谢您读完了这一大段漫长的文字。


译注 1日文『道乐』一词原指『做本份以外的事』之意。


2
此指一九六九年左右,宫崎骏、安彦良和等曾参与学运抗争的左派知识份子,因被学校退学或留下不良纪录,而无法进入一般公司就职,只好投身动画业界的往事。

编注 3全共斗为全学共斗会议的简称,指一九六八二八九年间,日本新左翼诸党派和无党派学生在不同大学策划的学生运动。『全共斗』世代指当时为大学生年纪的世代。




本帖最后由 yedacong007 于 2010-9-12 06:54 编辑



后记


『给
御宅们


打从出生以来,我第一次大声赞美自己:『我这真是干得好啊!』,就是在第二十次日本科幻大会『DAICON3』(注1)成功的那时。当时是《机动战士高达》播放完毕后的次年。

当时还没有『御宅』一词,就算如此,我认为当时我所做的事情,的确提示了御宅文化的到来。

我甩开了那些常对我用高压态度说着:『这世上最令人戚谢的,就是有“科幻小说”的存在。』的科幻狂前辈、长老们,把『无论是动画、漫画、特摄、人偶、美少女、机械、精品……等,统统都是很了不起的东西,所以我要全部接纳,然后我们要亲手创造我们的文化!』的讯息,向来自全国各地数千名伙伴发送。

为了将此一主题具象化,我们做了开场用的不到三分钟的八厘米动画片,里面有各种领域的角色接连登场,当时,欢呼与掌声如同怒涛般汹涌而至。

对于现在把Comiket排进年度行事历中的年轻人来说,可能难以想象当时的情景。因为在那个时代,所谓『模仿嘲讽』的手法本身就是革命性的崭新作法。

『DAICON3的开场动画』(注2)这个名字你总听过吧。

这么说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不过我认为就在那个瞬间,『御宅』这个民族就此诞生了。同时也就像这部开场动画里所显示的,我打出了御宅文化推手的名号,并感受到了广泛的承认。

之俊,我开了一问名叫『General Product』的小店,开始贩卖原创的御宅精品和人偶等商品。卖的精品从T恤到手提购物袋都有,只是上面印的都是动画或特摄的角色。而为了要购买这些东西,全国各地的粉丝们不知花了多少小时,接二连三地来到我这问不到十坪大的小店。而且他们真的非常高兴、热心地讲着这部作品到底哪里好……等,然后很珍惜地买了东西回去。当时Animate公司尚未成立,就连日本第一家动画专卖店『Anime Police Pero』也才刚开第一号店而已。

当时的我与他们之间,不像是店主和顾客的关系,倒像是无论花几小时【原文是“小时间”,疑为错句】也要相聚,彼此间以坚强的羁绊连结而成的同一民族。同时还是不花上几小时就碰不到面的少数民族。


[/p]

数年后,我创建了一家名叫GAINAX的公司。既然御宅们这么喜欢动画和电玩,怎么会不想正式地创作它们呢?要让动画更加有趣,也要让电玩更加有趣加三倍,因为我当时如此确信,所以毫无迷惘地就努力拚下去了。

对我来说所谓『有趣』,就是『如何能让御宅更高兴』、『能让御宅叫出来的东西』的意思。所以开会时多半都在大发宅论。而我的四周跟我讲同样语言的伙伴也接二连三地增加了。

GAINAX所推出的作品虽然没有大卖,但却是有着强烈的御宅志向的新作品。它的崭新不只是得到御宅们极高的评价,对后来的作品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影响。

无论是在动画业界或在游戏业界,许多后进的御宅们都接二连三地打响了名号。我们所追求的御宅文化的构筑,变成了现实的东西。当我发现时,那些比我后进的御宅们已经在自由快乐地创作御宅文化了。就算没有我也不要紧了。而就算我继续留在这个位置上努力,也无法再做出比他们做得更好的东西了吧。看到身为御宅互相切磋琢磨的后辈们如此活跃,我一方面总算觉得可以安心了,但同时也失去了制作动画和电玩游戏的热情。


正当此时,发生了连续绑架杀害女童的事件,通称『M君事件』。痛击御宅的狂风在世间到处肆虐。这件不幸的事件,让御宅文化第一次被世人们所知晓,就带着极大的负面印象。

[/p]

我离开了之前一直待着的御宅文化创造中心,开始思考这个文化究竟带给社会什么样的影响。御宅文化会继续产生像那个嫌犯一样的怪物吗?他心中的黑暗面是每一个御宅都有的吗?

我一面颤栗着,一面慎重地检讨,而这也成为我后来评论活动的基础。


我不能再继续这样毫无自觉地制作电玩游戏和动画了。比起这些,真正的问题是世间对于御宅文化的偏见和攻击。

[/p]

我当时如此想着,为了从御宅文化创造的第一线上撤退,便辞去了GAINAX的工作。为了保护御宅民族,我要采取迂回前进的策略。

之后我以『御宅评论家』及『宅王之王』的名号,为了提升御宅文化的形象而努力,向前迈进。

同时也继续向御宅的伙伴们发送讯息。

我们的御宅文化绝对不是可耻的文化!

是充满了原创性,经过智慧的洗练的了不起的文化!

没必要躲起来偷偷地享受它!

要堂堂正正!抬头挺胸!

令人惊讶的是,有许多御宅告诉我,他们是被我写的书所拯救的。原来受到伤害的御宅比我们所想象的还要多。


现在,日本的动画、漫画、电玩游戏……等,已经给人根深柢固的『日本足以自傲于世界的文化』的印象了。

[/p]

而宅王之王的活动也渐渐失去了必要性。

让我有这个想法而去的那几场活动,就成了这本书的源头。就如同本书中所说的,我要送给眼前的御宅们最后的讯息。


以下是从前号称宅王之王的人,所送给你们的最后的一番话。

[/p]

御宅文化已死。

曾经是让人感到有着强烈羁绊的御宅民族,在不知不觉之问已经没有了。

现在在这里的各位,就是御宅民族的最后残存者。

或许还有人没发现民族已经被消灭了,还在踌躇犹豫。

那个保护着我们,指引我们前进方向的御宅文化,已经灭亡了。

我们曾经觉得是伙伴的人们,也已经都走向各自的道路上。

我们所期待的那股强烈的羁绊,现在已经完全消失了。

但是,不要悲伤。要一起欢喜地看着御宅文化的终结。

我们所走过的道路上,有许多的作品在那儿开花结果。

我们曾经亲手创造了足以自傲于世界的文化。

现在,不是应该在此大声地称赞自己吗?

『干得好啊,我们大家,』

捆绑着我们,让我们御宅民族与社会问阻隔的那道墙壁已经崩塌了。我们每一个人都终于真正地自由了。

那么,也差不多该是你走上自己的道路的时刻了。

不必担心。

以往排斥你们的那股重击御宅的狂风,现在已经无影无踪啦。现在就连那些靠卖脸吃饭的艺人,都还会说些『我有点宅喔。』之类的话。你现在再怎么热爱某部作品,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遭到迫害了。

已经不要紧了。

你曾经热爱的御宅作品,现在已经遍及世界各地。已经多到没人能告诉你哪些值得一看,哪些作品正受到注目的程度了。它已经广泛而稀薄地扩散开来。不管你走到哪里,都一定会遇见它了。

你就从中去寻找你自己真正喜爱的事物吧。.

从此以后,已经没必要让谁来教你御宅是什么,萌又是什么了。为什么?因为自己喜欢什么或萌什么,都没必要受任何人的指责。

你只要对你自己有感觉的事物,享受自己的感觉就行了。因为只有自己的戚觉最珍贵嘛。

然后,如果你觉得喜欢某件事物,就要自己去向广大的世界传播。因为已经不像以前身在御宅民族之中了,所以可能很难找到赞同自己的人,就算找到了,那种关系也应该经常是不安定的。因为你们虽然对这部作口叩的意见相同,但对别的作品却完全没话可讲,这种事态是经常发生的。

但就算如此,你也只能继续传播。同时还要好好用耳倾听周围所发出的微小声音。然后一次一次慢慢地找出赞同你的人。


或许你对这种不安定的关系会觉得非常害怕,或非常寂寞。

[/p]

所以相对的,你该亲身体会到那些用耳倾听你的讯息的人是多么珍贵,多么可爱了吧。当你知道自己对某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畴候,你也会很高典吧。


恭喜。

[/p]

御宅文化毁灭了,而你创造属于自己文化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御宅民族毁灭了,你自己挺生了。


我也要洗手不干宅王之王,开始去寻找属于我自己的文化了。

[/p]

再也不会找到有那么强的羁袢的伙伴了吧。

想到这点,真是非常痛苦。

即使如此,我也只能启程上路了。

从前身为御宅的人,都是有自尊的。

从今以后,也要抱着希望,以自己的身分活下去。


那么,各位,各自向自己的明天出发吧。

[/p]

我衷心地祝大家好运!


译注 1一九八一年在大阪举办的科幻大会。



2

由于大受好评,两年后冈田等人又制作了更惊人的『DAICON4开场动画』,这段动画曾于二〇〇七年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的『欲望与消费——海洋堂与御宅族文化』大展中播放过。[/p]


【至此,全书已完毕,感谢你的耐心观看。接下来是附录部分:台湾阿宅启示录http://www.lightnovel.cn/viewthread.php?tid=214503&extra=page%3D1

[/p]


這本就是我在香港書展上買的,好像叫做“田園書屋”的地方,你可以查一下 62# 2415


嗯,译者是同一个人…… 50# mkamaels


这本不是给那些鄙视御宅的小白看的,而是给那些自认御宅的小白看的 67# 黑川三千代


回复 29# lukaliou
你说的很对。第4章就是在讲“御宅”这两个字的历史来由的。

顺带一提第5章讲的是日本如何成为一个恋童癖之国的(无误)【是恋童癖而非LOLICON】


萌的确会毁了动画……回复 43# adsl_95


日本给予小孩子『零用钱=自己决定兴趣的权力』。
同时,日本具备给成人看的那种有『思想或表现的激进性』的儿童文化又愈来愈多。
就是齐备了这两个条件,御宅才开始诞生。

个人比较认同他说的这两点。日本近年的确因所谓的“废萌”有点走向单一和无趣。但如果天朝自己不改变的话,别人变弱并不代表自己变强啊……

回复 78# xuyifanasd


我知道挖墳有點不太好,但為什麼這篇文章沒有在“分享區索引貼”裡呢?

個人覺得至少要方便更多的人看書才對【越多人討論越好】





已经又过了一个多月了……

管理员给我把文章加到分享搜索那里去啊啊啊!!!
4
0

請選擇投幣數量

0

全部評論 80

  • 1
  • 2
  • 3
  • 4
前往
10000
柯貝內拉 子爵
时隔4年再度看回当初录入的这本书,感慨人总是不变的,只是微调而已。只是由原来的“萌豚战士”变成“次元战士”,宣告的地方也由贴吧和论坛转移到了微博。由原来还战的起来变成单方面的叫嚣……然后,我们便用“小学生”一词将这些人概括打包后置之不理了。

……啊啊啊啊当初被盗号发广告被封了,现在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凑够积分解封啊TAT

10 年前 0 回復

soldier173 平民
这本书很不错,值得一看。

13 年前 0 回復

wuyufeifeilove 騎士
宅文化。。。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宅!

13 年前 0 回復

zhengjingt 騎士
看了这篇本小说之后我承认,我不是宅,离宅的境界差远了

13 年前 0 回復

markdg 公爵
本帖最后由 markdg 于 2010-11-4 07:08 编辑


'PS:To79L,对于作者而言,御宅开始于89~90年的那个案子之后主流对该团体的敌视. 而结束于主流对御宅的接纳。 '

作者似乎很欣赏宅们能够顶着社会压力也要继续自己兴趣的根性。。。。。。。。
冈田他理想中的宅是精英化具有狂热者潜质的次文化爱好者
最起码也是要有当年发烧友级别的
而非现在随处可见的轻度爱好者
现在他所谓的那种曾经存在于科幻迷、军宅之间的默契已经消失
门槛降低
而御宅被主流文化所接纳后势必导致大量新进人群涌入
其中能达到标准的人不多。。。。
所谓的民工化

电波男这本书对于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宅的恋爱观和作者的怨念上
解释了为何对二次元如此执着
顺便发泄了本田透在三次元女性身上所受的气

13 年前 0 回復

hisuiibmpower4 子爵
实际情况没他讲得那么危言耸听,这里情况很好

14 年前 0 回復

berserk28 騎士
'个人倒是蛮喜欢看这类学术性质的御宅研究文,本田透的《电波男》真是大爱呀。 maxmin 发表于 2010-9-18 09:36 '



那个我也很喜欢,但是怨念太重了,没冈田这么客观

14 年前 0 回復

berserk28 騎士
为什么要成为大众文化呢?
使命感这个词还真是准确啊,
我就是因为这个才看完SEED以后打着哈欠补完了高达系列的所有动画,
心境上大概是第二世代吧

14 年前 0 回復

rokemany 平民
看完受益匪浅啊,现在天朝还真是集三代人于一身。。不过在天朝永远成为不了大众文化吧。

14 年前 0 回復

nyelala 平民
很好看的一本书,我去HK的时候看到就直接买回来了。不过还是感谢楼主录入。当初买回来的时候曾经也动过心思想要录入到轻国的,无奈后来事情太多,也就耽搁了。
冈田斗司夫写的相当的准确,看到我感同身受...对于御宅这个文化的解剖也相当的准确。里面附赠的台湾阿宅启示录则是离我理解的这个现状更近一步。

已收实体书但是仍然表示感谢~m(_ _)m

14 年前 0 回復

maxmin 勳爵
个人倒是蛮喜欢看这类学术性质的御宅研究文,本田透的《电波男》真是大爱呀。

14 年前 0 回復

平凡的人类 騎士
果然这类文章才能让人完全认真的看下去啊 
不过我还是支持本田透

14 年前 0 回復

xuyifanasd 伯爵
回楼上,其实日本人本来就没什么原创文化,全部都是舶来品

14 年前 0 回復

akatsuki_asuka 公爵
感觉说的倒是是天顶星人从地球人这重新获得文化似地···米国人真狠把11区阉的这么彻底···

14 年前 0 回復

wonka444 勳爵
作者受尼采影响不浅啊!

14 年前 0 回復

xuyujun0910 侯爵
御宅能不能被主流接受,恐怕只有时间能够解答。

14 年前 0 回復

yaflyjack 伯爵
感觉上。
主流文化准备接受御宅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受此刺激,御宅开始主流化,大量只是追逐流行的人开始涌入,冲淡了原有的默认氛围,于是小众们开始不适应,一方面不希望放弃自己已经认同或许还作出过奉献的名词,另一方面又无力抗拒大多数人的潜移默化,于是只能喊出XX已死的口号进行哀悼。开始继续划分界线让自己继续成为另一名词下的小众。
硬刀子好抗,软刀子难受,小众文化怕的不是被打压而是捧杀。只要一受到大众关注,自身的特性终究会被同化掉的。终究还是人性,大多数那群的人性。
社会以它自己的方式接受了御宅文化中的一部分,让它成为日式文化。御宅者们自豪之余却发现被接受的那一部分自己并不认同,或者说并不认同那是御宅文化的中心,然后……没有然后了。因为他所认同的已经死了。
恩,其实这模式可以套用到其它小众文化、小众现象、小众党派、小众民族等等其它上面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
PS:To79L,对于作者而言,御宅开始于89~90年的那个案子之后主流对该团体的敌视.
而结束于主流对御宅的接纳。

14 年前 0 回復

xuyifanasd 伯爵
回复 79# yedacong007 

还好吧,想想看以前的邋遢大王,舒克贝塔,太阳之子,魔方大厦等确实是同时代的大作啊,漫画上雪椰等作品也很是强力,但看看现在…在天朝果然是什么都有可能。

14 年前 0 回復

xuyifanasd 伯爵
我觉得冈田斗司夫这人有点太高估了日本御宅文化的发展程度,有点自以为是了,西方国家的原生的御宅文化也是很厉害,配合上西方人本来的开放,在社会接受度上貌似要远高于日本。在者中国的动漫产业现在相对于过去有所倒退,但又重新起步了,太空历险记虽然很雷,但不得不承认质量开始提高了,我不认为中国在动漫上没有超越日本的可能性。目前看日本动漫商业化太高,限制了本来动漫身为艺术的创作性,已经不能和EVA时代比拟了,其结果就是大量同质化的作品,这样做日本动漫产业迟早要衰落。

14 年前 0 回復

侠客天地 王爵
感谢楼主填完,话说这是我目前看到的很有意思的咨询书,谢谢分享

14 年前 0 回復

  • 1
  • 2
  • 3
  • 4
前往
yedacong007 勳爵
0 粉絲
0 關注
3 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