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之勇》[田中芳树][全][自翻]


首先要向大家说声抱歉,由于这几个月以来忙于跳槽及商业性翻译,致使这个本不大的坑一拖再拖,比预计的迟了好几个月。不过最近工作终于稳定下来了,于是集中精力将这篇短文突击了出来,还望各位谅解OTL

关于作品,这部《匹夫之勇》是田中芳树短篇历史小说集中的一篇,讲述的是南北朝时期的猛将萧摩诃的生平轶事。文中作者常引经据典,为了符合原作的感觉,译作中多采用了《陈书》中的原句,在翻译上也以意译为主,在下水平尚浅,考虑不周之处还请诸位斧正。

下一步我打算翻译山田风太郎的早期作品《外道忍法帖》,全书十六万字左右,是个深不可测的大坑。能不能完成还是个未知数,但事在人为,总之一点点来吧。

废话到此为止,进入正文。
————————————————————————————————————

匹夫之勇



依然还是无法对这片土地产生什么好感。萧摩诃四下遥望着并州这片自己已经生活了十五年的贫瘠之地,满心苦闷地想着。这里是黄河以北,靠近万里长城的黄土高原。大地干裂,寒风呼啸,沙尘漫天飞舞。自十七岁初上战场以来,萧摩诃已在沙场上度过了五十三个春秋。而其中的四十一年,都是在山青水绿,物产丰饶的江洲之地度过的。身为陈国的一员猛将,萧摩诃曾为陈立下无数战功,在陈灭亡之后他归顺了一统天下的隋朝天子。而现在,在这片远离故乡两千里的土地上,他又作为隋炀帝之弟汉王谅的部下,成了反抗隋炀帝的叛军之将。

时年为隋仁寿四年(公元六零四年)。萧摩诃,字元胤,已是一员七十三岁高龄的老将。

萧摩诃生于梁国。其父为梁国将军,于萧摩诃幼年时期便已去世。时值南北朝,正处在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乱世时期。而南朝的梁国在梁武帝的统治之下虽也曾被迫几度对外征战,但基本上还是一直处于国家昌盛,文化繁荣的和平时期。

而将这种和平一举击碎的,是一个叫做候景的从北朝流亡过来的野心家。他将已经习惯了和平生活的梁国社会,引向了战乱流离的深渊,史称“侯景之乱”。面对暴政,梁国各地诸侯纷纷擎起了勤王的大旗,组织了义军讨伐侯景。时年十七岁的萧摩诃也跟随他的义父踏上了战场,经历了实战的考验。在这最初的战斗中,他就斩杀了十人以上的敌军。

但这个十七岁的少年却并没有认为自己有多厉害,相反,倒不如说是他对其他人的嬴弱不堪感到十分的惊奇。在这之后,梁被陈王朝所灭,萧摩诃拜在了陈国重臣侯安都的麾下,得到了侯安都的厚待。

在陈国的军队与北朝的北齐军于钟山一地两军对峙的时候。

侯安都曾如此说道。

“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

一般来说应该是“百闻不如一见”,夸张到如此地步,可见侯安都有多么看重这位得力爱将。而萧摩诃则抱拳行礼,称:“今日令公见矣”

战斗伊始,便已趋白热化。其时正值北齐兵强马壮之际,之前与南朝作战尚无败绩。稍顷,侯安都身旁禁卫便已卷入战团,陷入刀光剑影的血雾之中。己方士兵的尸体逐渐堆积如山,忽然,数支长戟向侯安都刺来,他从马上滚落,倒地拔剑,抵挡着长戟的攻击,自感已是回天乏术。

就在侯安都已是万念俱灰之时,耳边突然响起一声大吼,伴随着一阵腥风血雨,敌兵的首级纷纷落地。定睛一看,一人一骑乱军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此人正是萧摩诃。

“杀!!”

喊杀声起,一把偃月刀反射着寒光上下翻飞,掀起一阵血色的风暴。萧摩诃所到之处,敌人无不身首异处,四肢横飞。横流的鲜血将干裂的大地变成了赤黑的泥潭。北齐的士兵被这巨大的恐怖感所笼罩,斗志全无,纷纷掉转马头四散逃跑。

侯安都勉力站起身来,虽然全身已被染成红色,但他自己几乎是毫发误伤。全部都是敌人的鲜血。听到萧摩诃关切的询问,他呆立半晌,终于开口言道。

“今日得见,果是名不虚传。”

回到京城建康、侯安都将萧摩诃的勇武如实报告给朝廷。于是,萧摩诃年仅二十岁,便成为了巴山太守。

此后,吴明徹取代侯安都成为了萧摩诃的上司。此人出身于军人世家,也是陈国的一员宿将。秦郡一战,敌方北齐军中出现了一个西域出身的胡人。此胡人善骑射,射杀了不少陈国将兵。于是吴明徹将萧摩诃传至阵前。

“若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有关、张之名,可斩颜良矣。”

你身负可与三国时期的关羽张飞匹敌的勇名,若能如关羽斩颜良一般,斩杀此胡,则敌军士气将为之一夺。吴明徹如是说。萧摩诃应道。

“当为公取之”

此时萧摩诃所用兵器称为铣鋧,后世称为“镖”,是一种在一根长绳上拴上一个锋利铁椎的投射武器。只见萧摩诃单骑上阵,纵马跃至敌前,右手挥动銑鋧,令其风车般飞速旋转,撕裂空气,如同会带来厄运的笛声般低声鸣响。敌我双方均屏息凝神,注视着战场上的一举一动。胡人身穿外罩毛皮的盔甲,手持覆有桦树皮的强弓,也催马迎上。双方拖着沙尘,距离越拉越近,胡人弯弓搭箭,就在准备出手的瞬间,从萧摩诃手中甩出的銑鋧已流星一般地飞到了他的近前。

尖利的铁椎正中胡人的眉心,椎尖刺破皮肤,贯穿头骨,直达脑髓。胡人一声未吭,直直地从马上滚落,还未落地就已经魂归西天。

萧摩诃看也不看落马的胡人,径直闯入了敌阵。一时间,还在为刚才那一幕所愕然的北齐军终于回过神来,纷纷挺起手中的长枪从萧摩诃的左右向他刺来。偃月刀寒光闪过,数支长枪被震开,飞舞在空中。萧摩诃纵马前行,身后留下一群流着鲜血在地上翻滚哀嚎的齐国士兵。

转瞬之间,萧摩诃已斩杀五十余骑,偃月刀上的血染红了他的衣袖。这时,他发现北齐军中,一员小将正向他冲来。来人身着银盔银甲,手中的长枪上装饰的宝石闪闪发光,显示着自己的显赫地位。一幅清秀白皙的面容,双目炯炯有神,毫无惧色地盯着萧摩诃。

“休逞匹夫之勇!”

萧摩诃一声轻笑,向那员小将冲去。一定是北齐的皇亲国戚,他想。然而,本应一击就让对方身首异处的偃月刀却伴着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声被弹了回来。就在萧摩诃一怔的当口,小将挽出一朵枪花,刺中了萧摩诃的盔甲。萧摩诃大骇,他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为对手的勇武所震惊。

双方激战了三十余合,萧摩诃始终无法找到小将一点破绽。战事最终以陈军压倒性的胜利而告终,北齐军伤亡惨重,鸣金收兵。那员小将也虚晃一枪,脱离了战场。战斗结束之后,萧摩诃向齐军俘虏询问此人姓名,答曰:“那就是兰陵王殿下”。

“原来是兰陵王啊。”

萧摩诃暗暗点头。北齐兰陵王,姓高,名长恭。不仅是皇亲国戚,而且武艺卓绝,骁勇善战,常率北齐军队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无数。据说他嫌自己的面容俊俏有余而杀气不足,故常覆一面具纵横沙场。若是方才萧摩诃能将兰陵王力斩于马下,那失去主将的北齐军势必土崩瓦解,历史或许就会因此而改变。

“下次再战,必取兰陵王首级”

此时,凭借其武勋已获得明毅将军称号的萧摩诃在心中暗暗起誓。但这个誓言最终没能实现。不久,兰陵王就被嫉妒他武勋与威望的北齐皇帝暗中下毒,死于非命。

失去了兰陵王的北齐军实力遭到了极大削弱。与其争夺华北地区霸权的北周趁机大举进攻,消灭了北齐。眼看北周占领了北齐的大片领土,扩充了势力,陈国自然也不甘人后。于是陈国宿将吴明徹率大军北上,准备夺取位于国境地带的诸座城池以占先机。萧摩诃也随军出征,攻城略地,过关斩将。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无敌将军”的称号逐渐在军中叫响。

徐州一战即将打响之际,萧摩诃就作战方案一事向主帅吴明徹建言,北周军队陆战虽强,但毫无水战经验。我军应利用水路急袭,趁敌军兵力尚未集结之际,直捣黄龙。但这一意见并未得到采纳。

“擎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吴明徹如此答道。

“你只要按我说的去冲锋陷阵就可以了,多余的事你不要管。”可见吴明徹对萧摩诃的战略头脑没有任何期待。而作为萧摩诃来说,此时肯定也受了不小的打击。据《陈书·萧摩诃列传》记载,萧摩诃闻言,“失色而退”。萧摩诃虽并无政治上的野心,但身为一介武夫,不会没有有朝一日能够统率三军,执掌军权的想法。但从身为陈国首屈一指的名将吴明徹的角度来说,这一想法无疑是非常可笑的。

在随后的战斗中,萧摩诃仅率护卫十二骑冲入敌阵,杀得北周阵中尸积如山,血流成河。萧摩诃把对吴明徹的愤怒与不满全部发泄在北周军的身上。只可怜北周数万大军被他十三骑人马搅得天翻地覆,不得不退兵十里才再度整编成形。“无敌将军”的勇名从此深深印在了北周官兵的脑海里。

北周军队各部兵力陆续向徐州集结,逐渐形成了对陈国军队的包围之势。吴明徹不得不下令退兵,不知此时他对当初否决了萧摩诃的作战方案是否感到了一丝悔意。于是萧摩诃率八十精骑突破敌人的包围网,使得己方部队成功突围。因此役居功至伟,他升任为右卫将军。

一旦离开战场,萧摩诃就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性格成熟稳重的人。据史书记载,萧摩诃为人,“恂恂如长者”。他自知自己既非出身名门望族,也非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人。因此平日谦逊内敛,礼贤下士,爱兵如子。

作为萧摩诃的部将在历史上留名的有“二陈”。即陈智深,陈禹。二人虽同姓但无血缘关系。陈智深臂力过人,是个带头冲锋陷阵的勇将。陈禹则善骑射,且精通兵法韬略,身兼萧摩诃的秘书与参谋二职。这二人一生追随萧摩诃南征北战,直至老去。

萧摩诃有一段时期也曾出任刺史,掌管地方政务。在此期间,他的施政可以说是中规中矩,既无横征暴敛,也能关爱百姓。究其原因,恐怕与陈禹在行政事务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无关系。





萧摩诃依然继续着他的戎马生涯。无论是三十岁、四十岁还是五十岁,他都一直在战斗。虽然曾担任刺史主持过一段时间地方政务,但那不是他的用武之地。如果在太平盛世,没有武勋的萧摩诃是绝无可能成为刺史之类的官员的。在沙场上冲锋陷阵,马革裹尸而还才是萧摩诃的人生。虽然据正史记载,萧摩诃也有一妻,但关于他儿女情长一面却完全没有任何记载。

此时,侯安都已因恃功倨傲,触怒天威而被皇帝所诛杀。吴明徹也连年与北朝军队作战,虽立功无数,但最终还是马失前蹄,功亏一篑。北周启用名将王轨,与吴明徹在彭城一地展开决战。他为了限制吴明徹水军的行动自由,用木材堵塞周边河道,使军船搁浅,无法航行,对其形成了合围之势。于阵中身体健康急剧恶化的吴明徹虽下令撤军,但水路不通,无法突围,最终被俘。病死于被送往北周都城长安的途中。时年为陈太建十年(公元五七八年),吴明徹享年六十七岁。

吴明徹死后,军中再无人能够掣肘于萧摩诃。虽说萧摩诃不是那种会为此而暗自窃喜的阴险小人,但能够站在这个号令三军的统帅地位上,应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自负吧。事实上,此后陈国为了收复因吴明徹败北而沦陷的失地,曾一度命萧摩诃统军北上,但最终却落得个“无功而返”。虽然是没有取得预想的战果,但因此就判断萧摩诃不具备统驭大军的大将之才恐怕也过于苛刻了。毕竟论国力而言,北周对陈拥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从一开始胜负就已经见分晓了。

然而,世事难料,北周王朝被其重臣杨坚篡权夺位,建立了隋王朝。而就在这北方朝代更迭,无暇南顾的期间,陈宣帝驾崩,陈后主即位。

后主是宣帝的长子,本名陈叔宝。次子始兴王,名叔陵。据说宣帝共有子嗣四十二人,所有人的名字里都带有一个“叔”字。而这个始兴王则暗中筹划,意欲在宫中刺杀刚刚继承帝位的长兄。

本来持有武器的人,是根本不能接近皇帝的身边的。但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为了制作各种中药的药材,宫里为御医准备了用来削砍药材的药刀。于是始兴王便暗中携带一把药刀,来到了后主的身边。后主对这个弟弟毫无戒心,于是始兴王若无其事地踱到了哥哥的身后,挥起药刀,砍中了他的脖颈。

伴随着一声惨叫,后主倒在地板上。鲜血四溅,皇冠滚落,后主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令人目不忍睹。

“皇弟!你在干什么!”

后主依然无法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事,喘息声中所透露出来的,与其说是害怕,倒不如说是一种不知所措的茫然。但随着始兴王变本加厉的疯狂攻击,后主一声声凄厉的惨叫响彻了整个宫中。与他相比,倒是女眷们的表现更加勇敢一些。宣帝的正室,也就是后主生母柳太后挂念着自己孩子的安危,来到了后主的寝宫一探究竟。看到了眼前这幅情景,这位老妇冲了进来,一把将始兴王推到一边。始兴王是宣帝宠妃彭妃的子嗣,并非太后之子。

“别捣乱!死老太婆!”

始兴王口出不逊,将太后按倒在地,挥起了手中的药刀向她砍去。但所幸太后奋力抵抗,加之衣服的保护,只是造成了轻伤,性命无忧。

就在这时,后主的乳娘吴氏也闯了进来。吴氏从始兴王的身后紧紧抱住了他的右臂,任凭始兴王如何挣扎,吴氏也决不放手。于是始兴王只得改变姿势,伸出左手,越过太后的身体抓住了后主的衣服。披头散发,浑身血污的后主再次惨叫着摔倒在地板上,险些要了自己的性命。

此时,终于有一个男人出现了。他就是宣帝的四子、后主与始兴王的异母兄弟长沙王叔坚。长沙王一进来,就与始兴王扭打成一团,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夺,终于夺下了他手中的药刀。随即,长沙王脱下自己的外衣,充当绳子将始兴王绑了起来。

绑好之后,长沙王起身准备听候后主的发落,却一时找不到他的踪影了。原来后主受到过度惊吓,已经哭着跑回自己的寝室,缩到被子里瑟瑟发抖去了。

无奈,长沙王只得进入兄长的寝室去讨旨。

“逆贼已束手就擒。敢问圣上是立毙于庭下还是投入天牢听候发落?”

然而后主已吓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味地蒙着被子发抖。趁着这当口,始兴王挣脱了长沙王的绑缚,纵马逃出了皇宫,回到了自己的居城东府。一回到自己的地盘,始兴王便开始收拾金银细软,发布布告,集结自己的武装。然而,原本打算集结起的三万大军,最终仅集中了千余人而已。

虽说若当时长沙王直接将始兴王诛杀便无纷争,但从长沙王的角度来说,也不能在未得到后主首肯的情况下擅自诛杀自己的异母兄弟。于是,朝廷作出了出兵讨伐始兴王的决定。然而,自告奋勇担此重任者却是寥寥。就连长沙王,也因顾忌走投无路的始兴王不知会作出什么过激的反抗而拒绝出战。于是后主采纳了廷臣司马申的建议,向萧摩诃下达了敕命。

萧摩诃带领二陈率兵向东府进军。始兴王大为惊恐,两度遣说客前来利诱萧摩诃。

“事捷,必以公为台鼎”

然萧摩诃不为所动,斩杀了使者,杀到了东府城下。

犯上作乱的始兴王逃回了自己的寝宫。在那里,有他的王妃与其他六名爱妾。

“为孤王殉死吧!”

始兴王发狂般地大叫着,先将自己的王妃推下了内院的深井之中。紧接着,一个接一个地,将六名爱妾也相继推了下去。可怜七个不幸的女人,就这样葬身在了阴暗幽深的井底。始兴王右手持剑,左手握着酒瓶踉跄着走出寝宫,斩杀了两个出现在他面前的士兵。但那不是敌兵,而是四散逃跑的己方士兵。已在鲜血与烈酒的刺激下变得癫狂的始兴王瘫坐在宫外的土地上,被一群敌兵包围了起来。他扬起污浊的脸,大声叫嚷道。

“孤王乃先帝次子。尔等贱民想谋害皇亲国戚吗!”

陈智深闻言,一时踌躇,回头看着萧摩诃。

“将军意下如何?要生擒之押赴京城吗?”

“没那个必要”

萧摩诃微微摇了摇头。

“只是逆贼的胡言乱语而已。生擒恐再生事端,斩草除根为妙。”

陈智深得令,一言不发地端起长矛,猛然向下刺去。地上那狂乱的叫喊声嘎然而止。

始兴王的首级被送回了建康。后主终于放心地开始论功行赏。萧摩诃被任命为车骑大将军,陈智深升任巴陵内史,长沙王升为司空总领国政。

后来,长沙王的才能遭到了长兄陈后主的嫉妒,被其以谋逆罪逐出宫庭,贬为庶民。与他的王妃一起经营起了酒肆。进入隋朝的治世后,又被任命为遂宁郡的太守。此人的一生,也足以再写出另外一篇故事了。





陈后主的治世仅仅维持了七年。当时,长江以北的隋王朝已控制了中国大陆的半壁江山,只要再消灭了陈国,就能够结束自晋以来长达二百七十余年的乱世,一统天下。而后主却恰恰是那种典型的亡国之君。一方面向黎民百姓课以沉重的税赋以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另一方面对军国大事却是毫无兴趣。于是祯明三年(公元五八九年),隋朝调动六十万大军,分别从北面和西面两个方向横渡长江,向陈发起了进攻。

萧摩诃屡次向后主提出作战方案。主张应趁隋军横渡长江之时果断发动攻击,或将渡过长江的隋军诱敌深入,再切断其后方的补给线。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方案能够得到实施,或许隋朝的天下一统还要再推迟数月吧。然而后主却没有采纳萧摩诃的方案。他隐身于竹帘之后,听着萧摩诃的慷慨陈辞,仅仅只是朝着侍立在竹帘前面的一个叫做袁宪的大臣说道:“让他出去。这些武夫,一心想的只是如何成就自己的武勋,光宗耀祖。根本不是在为朕着想,怎么能任他们乱来呢”

随后传来一阵女人的媚笑。后主抱着宠爱的张贵妃,对萧摩诃的拼死力谏只是充耳不闻。萧摩诃绝望地闭上了眼睛,跪伏在竹帘前,连起身的力气都丧失殆尽了……

此时有一个历史上称为乐昌公主的女性。她是陈宣帝的女儿,也就是后主的妹妹。她下嫁于一位叫徐德言的朝廷大臣,二人十分恩爱。徐德言任职于朝中,眼见后主的昏庸与朝廷的腐败一日甚于一日,逐渐对国家的前途感到了绝望。但他既没有向后主直谏的勇气,又不能允许自己投敌叛国。只能在对现实感到痛心疾首的同时,考虑着妻子的安危。

徐德言将平日妻子所使用的铜镜一份为二,然后把其中的一片递给了妻子。

“另外一片带在我身上,一旦国破家亡,我二人离散之时,一定要妥善保管此镜。如果之后你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就把这面破镜拿到集市上去叫卖。若我也能够生还,并发现了此镜的话,那就是我们俩再次相见的日子。”

说完,二人相拥而泣。此时,时隔三百年再次成功渡过长江的隋军进军神速。在后主没有下达命令的情况下,陈国的将军们率领着手下的部队纷纷与隋军决一死战,但最终还是一一被击溃,败走麦城。虽然有一位名为鲁广达的将军率其所部英勇善战,阻止了一支隋军的攻势,但也仅仅是一支部队而已,对大局已构不成影响。最终,六十万隋军兵将所组成的甲胄的洪流,吞没了陈国的首都建康。

萧摩诃被隋军宿将贺若弼所擒。正如陈书中所记载的那样,此时的萧摩诃已是“无所用力焉”。陈军士兵军心全无,一个个都作鸟兽散,已经无法进行战斗。萧摩诃将手中的偃月刀掷于地上,束手就擒。被隋军的士兵五花大绑起来。

萧摩诃被押送到了建康。此时后主也早已成为了阶下之囚。见到了后主的萧摩柯被绑缚着双臂,跪倒在地,放声大哭。无论是陈的旧臣,还是隋的将军们,对萧摩诃的赤诚之心都相视无言。

只有一个人对此不以为然。他就是隋军的行军副元帅杨素。

“与其在这里号啕大哭,之前拼死战斗,以身殉国不就成全了自己吗。缴械投降,与那些无能之辈又有何不同。”

然而贺若弼却很理解萧摩诃的心情,为他松绑,作为客人对其礼遇有加。不管怎么说,那个后主只是个在隋军侵入皇宫之后,与宠妃两人躲藏于枯井之中瑟瑟发抖的懦弱之人,为了这种君主而徒然浪费自己的生命,实在是不值得。

隋文帝接到了贺若弼的报告,自然也对萧摩诃起了爱才之心。

“这样的男人,足可以称为壮士。或可为我所用。”

于是,文帝授予了这个身为亡国俘虏的萧摩诃开府仪同三司的地位。如此,南朝一百七十年历史中最强的猛将,便在文帝的礼遇下成为了享受重臣待遇的将军。

文帝在自己的子嗣当中,最为喜爱的是最小的儿子谅。为此,他授予了谅“汉王”的称号,将大隋帝国的西北五十二郡交由他统治,戍卫着北方的国境。由于北方存在着一个强大的骑射游牧民族“突厥”,因此汉王的责任十分重大。在没有实战经验的皇子身边,应有一位久经沙场的老臣辅佐。文帝所选中的那个人,便是萧摩诃。

汉王率领部下,前往自己的居城倂州(今山西省晋阳)赴任。萧摩诃自然也在其中。这次,他拒绝了陈智深与陈禹随行的要求,将妻儿也留在了京城,孤身踏上了前往北方的旅途。





此后,安稳的太平之世持续了十五年。北方的游牧民族突厥虽然很强大,但隋却是更加强大,在实力上对突厥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因此他们还从来不敢轻易越过国境造次。

正所谓祸起萧墙,骚动产生于国家的内部。仁寿四年七月,文帝驾崩,皇太子杨广即位。这便是隋炀帝。由于文帝的死事出突然,有不少蹊跷之处,所以在国内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帝被皇太子弑逆而死”这样的流言。加之就在隋炀帝即位的前后,其皇兄,也就是前太子在毫无缘由的情况下就被杀害,更凸现出了流言的真实性。汉王对此也深信不疑。

“新帝杀害了父兄,恐怕接下来就是本王了吧。”

就在汉王为此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一名侧近向他提出了谋逆的建议。此人名为王頍。“如果错失良机的话,无异于坐以待毙。”他如此怂恿着汉王,终于令其下定了叛乱的决心。萧摩诃也无法阻止。

这个王頍原本也是南朝人。是曾追随梁的武帝与元帝两代皇帝的勇将王僧弁之子。后来,王僧弁被与其竞争的陈霸先所杀,王頍便亡命到了北朝,出仕于隋。而萧摩诃追随的则是陈霸先与其子孙,故仅从南朝的历史来看的话,说他们是仇敌也并不为过。而现在,两人却同为隋朝的臣子,向隋朝竖起了反逆的大旗。

只不过,与王頍不同的是,萧摩诃并不认为这次起兵能够成功。汉王虽然不是什么恶主,但从小就是在双亲的溺爱之中长大的,丝毫不知道人世间的艰难险恶。这次也只是被局势逼到了不得不反抗的地步,本身并没有做好弑兄以夺天下的思想准备。

自己人生中最后一次的战斗或许就要以失败而告终了吧。就在萧摩诃如此思忖的时候,汉王向他问道,事成之后想要什么样的奖赏。萧摩诃轻施一礼,答道。

“当殿下成就大志的那日,老夫恳请告老还乡,回到江南去颐养天年。”

“如此而已吗。”

“能够在故乡入土,便是老夫的愿望。仅此而已。”

“还真是无欲无求啊。”

汉王干笑了几声。他的本意是想向部下们显示自己的慷慨大度。用奖赏来唤起部下的忠诚,但萧摩诃的反映,在汉王看来无疑是了无生趣的吧。

正如萧摩诃所预料的那样,汉王并无夺去天下的准备。他将起兵的名目定为“清君侧”,其目标并非隋炀帝,而是重臣杨素。对此,炀帝便派出那个杨素来作为讨伐军的统帅。

杨素是个喜欢玩弄权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虽然是以奸臣之名被记载于历史上的,但无论是做宰相、做大将军还是做文人,他都具备卓越的才能。因此,在随机应变的决断力与行动能力上,比起汉王自是要强上千倍。面对汉王十万大军,杨素仅率五千骑兵出征迎战。当然,这五千骑兵自然是全体隋军中最为精锐的一支部队。而且,杨素还亲自挑选了两员猛将作为战斗指挥官。那便是麦铁杖与杨玄感。杨玄感是杨素的长男,是一个拥有着“项羽再世”这种称号的男人。

“汉王把讨伐我作为他起兵的目标,既然如此,那我就直接过去找他好了。”

杨素跟自己的儿子说道。杨玄感则饶有兴致地点了点头。

“父亲,就让儿臣亲手取下汉王的首级如何。”

“要生擒,交由陛下处置。”

“得令。不过说起来,汉王的麾下有一名被称为无敌将军的猛将萧摩诃吧。此人的武略又是如何呢?”

杨素毫不在意地说道。

“据说生于江南的人,如果喝不到长江的水就如同无源之水一般。想必就算是无敌将军也不能例外吧。再者说就算那个男人身具匹夫之勇,但今年已经是多少岁了?”

“据说已经是七十三岁高龄了。”

“嗯,那么,事到如今也已经不是惜命的年纪了啊。”

出征之前,杨素在自己的宅第里大摆宴席,与自己的宠妃们惜别。他的私生活极尽豪奢之能事,宠妃的数量一时间曾达千人,而即便如此,他也能够令她们每个人都过上奢侈的生活。

醉心于美酒与歌舞中吟诗作乐的杨素,忽然注意到他的一位宠妃不在席间。那便是乐昌公主,在杨素作为行军副元帅带军打败陈国的时候,作为奖赏由文帝赐给他的美人。那是一个战败国的宫廷女眷会被胜者作为战利品的时代。

接到杨素命令的家臣,开始在极其宏伟的宅第中分头寻找她的踪迹。其中一队在厨房后面发现了乐昌公主。她正和一个衣着寒酸的男人手牵着手,准备逃出杨素的宅邸。作为私通外人的现行犯,家臣们将二人抓住,押到了杨素面前。

这个男人便是乐昌公主的丈夫徐德言。在陈被灭亡之后的这十五年里,徐德言一直过着浪迹天涯的生活,终于来到了长安。就在他走在集市上的时候,注意到了一家店铺门口放着一面只有一半的铜镜。而自己珍藏了十五年的那面破镜,正好与其严丝合缝。那正是乐昌公主拜托出入杨素府上的商人,带到集市上去卖的那半面铜镜。于是,徐德言不顾自己的安危,潜入了杨素的府邸,与妻子再次相逢。

“……原来如此,是这么回事啊。”

杨素听完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不一会,他双眼散发出锐利的光芒。

“无耻的女人。枉我让你过上了这种富贵安逸的生活,居然还去与自己过去的丈夫幽会。我再也不想看到你那张脸,给我滚出去!”

杨素如此喝道。命令家臣将她二人押出府邸。随后,他又命侍女去乐昌公主的房间,将此前赏赐与她的金银细软全部收拾起来拿到这里。乐昌公主与徐德言二人被推出府门,为了这相隔十五年的再会相拥而泣。这时,府门再次打开,杨素走了出来,将手中的那个巨大的包裹,扔到了地上。

“与别人私通的女人之物,实在太肮脏了。我不能容忍这种东西放在我的府里,谁想要就捡走吧。”

说完,杨素转身回府,厚重的大门再次关上了。

面面相觑的乐昌公主与徐德言,惴惴不安地捡起了那个包裹,发现相当地沉重。打开一看,里面全是杨素之前赏赐给乐昌公主的金银珠宝,满满地装了一大包裹。如果将这些变卖出去,一生都享用不尽。

乐昌公主与徐德言二人这才明白了杨素的真意。两人冲着杨素府邸的大门拜谢良久,之后,便相挽离开了京城。

因这一面破镜,失散了十五年的夫妻再度相会。之后二人回到了故乡江南,过上了安稳的生活。据说,每天他们都要朝着北方遥拜,感谢杨素的恩情。这,便是“破镜重圆”的故事。

曾经消灭了萧摩诃的祖国陈国,现在又要去讨伐萧摩诃辅佐的汉王的杨素,便是这样一个男人。





穿戴上华贵的甲胄,汉王率军出兵了。然而,即便是到了这种时候,汉王依然还是不得要领,不仅没有一个根本的战略方案,而且连如何调动这十万大军也迟疑不决。萧摩诃向自己年轻的主君进言道。

“若殿下想取得天下,便应全军西进,直捣黄龙。若殿下只想割据一方,则应向东进军,控制山东河南一带。无论哪种方案,都请殿下定夺。但只有分散兵力这一点万万不可行。”

汉王表面上点了点头,但并未接受萧摩诃的提案,或许是觉得这种作战方案太没有戏剧性了吧。而其他的侧近则满足了汉王这种心情。最终,汉王采取了兵分六路,同时进攻各处军事要地的方案。

从探马那里得知了这一情况的杨素不由得冷笑起来。兵分六路,那么一路军队最多不过只有两万。简直就好像是在邀请自己去各个击破一样。杨素下达了全速前进的命令。

第一个被杨素所鱼肉的,是汉王部将纥单贵。在来自侧翼的猛烈进攻之下,纥单贵的军队几乎是在一瞬间就全面溃败了。纥单贵本人也被杨玄感斩于马下。随后被击败的是汉王另一个部将赵子开,取下他首级的是麦铁杖。惊恐不安的汉王急忙集中起了已经分散的兵力,但他已经失去了与杨素正面决胜负的勇气,带着全军向倂州城逃去。在杨素的急行军下,两军终于在一个叫做清源的地方相遇了。萧摩诃立在阵前,注视着带领着敌军逼近的杨玄感。

那不就是我吗。萧摩诃想着。在杨玄感身上,他仿佛看到了四十年前依然精悍强壮的自己。在战斗开始的同时,杨玄感便催起跨下黑马突入汉王阵中,挥舞着手中的方天画戟左冲右突。辽阔的战场上,只要是他所到之处,便掀起一股血色的旋风。

那么拼命地好勇斗狠,奋力杀敌,又能如何。到头来只不过是别人手中的棋子而已。萧摩诃一边呵斥着士兵,勉强地维持住即将溃败的阵形,一边在心中默默想着。老迈的萧摩诃感到自己毫无结果的人生也与那个年轻的杨玄感重合在了一起。他最后的努力,也随着被恐惧所笼罩的汉王逃离大本营而化为了泡影。

如果自己再年轻三十年,萧摩诃徒劳地呵斥着士兵,想着。如果自己再年轻三十年,以杨玄感为对手,来一场流芳千古的对决,想必便能够名震天下了吧。

汉王的军队失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战死者超过了一万八千人,侥幸活下来的也都作鸟兽散了。萧摩诃被擒于马下。他在知道已经无法阻止住士兵的溃退之后,便不顾一切地向敌阵冲了过去,就在他想要向杨玄感邀战的时候,几名敌兵抢上前来,将这员老将从马上打下,在敌兵的压制与甲胄的重压之下,萧摩诃再也无法站起来了。

汉王虽然弃营逃跑,但马上便放弃了一切抵抗投降了。杨素将汉王监禁在阵中,向隋炀帝奏请处置的方式。

“没必要取他性命,带到京城,终生幽禁。”

或许在隋炀帝看来,汉王已经没有要杀死的价值了吧。只不过,汉王的侧近则不能够赦免。首先伏诛的自然是那个怂恿汉王举起反旗的王頍。之后便轮到了萧摩诃。他被反剪着双手带到了杨素的面前。两个人又一次见面了。两次见面,杨素都是胜者。他冷冷地望着下面被绑起来的萧摩诃。

此时,麦铁杖也在场。他有些不忍的背过了脸去。麦铁杖原本是出身于陈国的贼匪,在陈王国之后,被杨素的武勇所折服而成为了隋的将军。或许正是因为他熟知萧摩诃以前的名声,如今才不忍卒睹的吧。

看着这位好像已是油尽灯枯的败军之将,杨素说道。

“卿若是十五年前,作为陈的忠臣以死殉国,岂不更好。”

萧摩诃无言地看着杨素,那眼神已透不出任何气力。杨素的话究竟是同情呢,还是揶揄呢,谁也无法判断。萧摩诃双膝跪地,嘴里好像嘟哝着什么,但那个声音只有他自己才能够听见。刑吏的刀光一闪,一颗白发苍苍的人头落地。

处刑完毕,就在杨素确认了要上呈隋炀帝的报告书之后,杨玄感来到了父亲的大营,称有一名访客求见。

“在下姓陈名智深。为萧摩诃的旧将。请大人将我家主人的尸首赐予小人,小人要厚葬以保主人知遇之恩。”

由于萧摩诃是作为谋反逆贼而被处死,因此他的尸体是根本连入土为安的权利都没有的。而敢提出要厚葬他的人,想必也是抱着必死的觉悟而来。然而杨素听完他的来意,却非常干脆地答道。

“把尸体给他。看来萧摩诃有个好部下啊。”

“虽然并没能给他主子带来什么实惠。”

听了儿子的话,杨素并没有应声。再一次埋首于面前的报告书中。两年后,他遭到了隋炀帝的忌避,最终郁郁而死。

……关于萧摩诃,《陈书》中给出了如下的评价。“萧摩诃气冠三军,当时良将,虽无智略,亦一代匹夫之勇矣”。
0
0

請選擇投幣數量

0

全部評論 24

  • 1
  • 2
前往
10000
zelong2000 公爵
'原帖由 火星章鱼 于 2008-5-4 13:59 发表 中国的作家一个个都在混,结果让一个日本人写中国的历史人物,可悲啊………… 不过就算他们写也不一定比田中写得好 '

兄弟,等你看过国内100个现代作家写的小说,你再说吧,否则只能显示你的无知

16 年前 0 回復

longng 勳爵
'原帖由 水月刀 于 2008-5-6 15:01 发表 萧摩诃啊,一个有勇无谋的将军,完全无法和同时代的韦孝宽,杨素,韩擒虎,贺若弼等人相比 '

要说韩擒虎还过得去,其它几位并不是以冲锋陷阵闻名于世,另外怎么能忘了王僧辨和陈霸先还有侯景。

16 年前 0 回復

longng 勳爵
'原帖由 火星章鱼 于 2008-5-4 13:59 发表 中国的作家一个个都在混,结果让一个日本人写中国的历史人物,可悲啊………… 不过就算他们写也不一定比田中写得好 '

你这话我可不能当作没看见,别的作品我不敢说,要说田中的历史类作品,国内的很多作品都比他强。

16 年前 0 回復

longng 勳爵
话说杨广还真是个烂人阿,亲人和臣属一个接一个叛变,他派去镇压叛乱的将领过不了多久又叛变,从杨谅到杨玄感再到李密、李渊,最后自己的近侍就在房门外讨论叛变计划,他一直都不思悔改,要我说萧摩诃真是白死了。

16 年前 0 回復

longng 勳爵
在这里说一下,彭城就是徐州,另外说一下,隋灭陈之战中,隋之所以获胜是因为陈的战略性失误,布署到陈边境的20多万人(非文中所说60万)中只有数万人在石头取得决定性突破,并非文中所说的人海战术。

[ 本帖最后由 longng 于 2008-5-13 00:19 编辑 ]

16 年前 0 回復

youyinganliu1 子爵
田中的文章显得有些老气了……
这个短篇还行吧。

16 年前 0 回復

水月刀 侯爵
萧摩诃啊,一个有勇无谋的将军,完全无法和同时代的韦孝宽,杨素,韩擒虎,贺若弼等人相比

16 年前 0 回復

areszb 伯爵
'原帖由 wwwsaaa 于 2008-5-3 14:17 发表 在这部书里,萧摩诃不如杨素性格刻划的好。这篇文章也并不如《红尘》、《奔流》和 《风翔万》里出色。 '

萧摩诃只是一员猛将,历史上也没多大作为,底子在这里,文章不如那几篇出色也是必然的吧!

16 年前 0 回復

lam2002xp 騎士
田中的一定要顶  楼主辛苦了 心怀感激地收下了

16 年前 0 回復

风的哀伤 子爵
感谢楼主翻译,十分喜欢田中芳树

16 年前 0 回復

griffin911 伯爵
老田中布好好的写他的女王大人事件簿,总不务正业的写些什么啊,真是的

16 年前 0 回復

火星章鱼 勳爵
中国的作家一个个都在混,结果让一个日本人写中国的历史人物,可悲啊…………

不过就算他们写也不一定比田中写得好

16 年前 0 回復

xiachaos 子爵
田中大神的短篇,是一定要支持的!

16 年前 0 回復

wwwsaaa 平民
在这部书里,萧摩诃不如杨素性格刻划的好。这篇文章也并不如《红尘》、《奔流》和 《风翔万》里出色。

16 年前 0 回復

bbs1936 侯爵
田中芳树的小说吗~ 是一定要看的~`

16 年前 0 回復

galaxydaixin 平民
田中的一定要顶
翻译的很棒啊,楼主期待你以后翻译的作品

16 年前 0 回復

ylong8898 平民
田中大大他老人家还真是迷恋我国南北朝这段历史呢~~~~~~~~~~~

16 年前 0 回復

wangleiwyl 伯爵
挖坑王的作品一定要支持,但是他的坑

16 年前 0 回復

罔崎朋也 騎士
楼主辛苦了,心怀感激地收下了~

16 年前 0 回復

liheng_an 王爵
田中芳树对中国很有爱啊,银河英雄主角也是中国人啊

16 年前 0 回復

  • 1
  • 2
前往
tatsuya 平民
0 粉絲
0 關注
3 發帖